我们常常在网络上看到“社恐”一词,也常常说自己是“社恐”,但是社恐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你知道吗?
社交恐惧症又名“社交焦虑症”,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症状。社交恐惧症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一般社交恐惧症,当事人在任何场合都会害怕自己成为别人注意的对象。二是特殊恐惧症,当事人会在某些特殊的情境下感到不安和恐惧。
社交恐惧症患者在社交时,内心会一直处于焦虑状态,他们非常畏惧到众人面前,他们认为在别人面前出洋相是十分羞耻的事;他们害怕别人的视线,不能正视对方,自己的视线与对方的视线相遇就感到非常难堪;他们总担心自己的面部表情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对此慌恐不安;他们害怕与异性相处,与异性坐在一起时会感到极大的压迫感,会相当不自在;他们不敢与别人说话,害怕连话都说不清楚。他们在社交时的可能会出现坐立不安,手掌出汗,面红耳赤、口吃、呼吸急促、身体颤抖等表现。这些恐惧迫使他们选择自我封闭在一个小房间里,不愿与他人沟通。
造成社交恐惧症的原因有很多:自身经历、家庭教育、社交焦虑中的不良认知等等。
社交恐惧症患者之所以害怕社交,与自身所受到的经历息息相关。他们可能因为一次失败的社交经历的打击而产生了负性的应激反应,这种应激反应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得到缓解,他们会沉浸在那一次失败的社交经历所带来的痛苦之中。为了不再经历社交失败,他们会选择逃避社交。
父母教养方式对社交恐惧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影响。经常受到父母的指责和惩罚的孩子,其实很少与父母有沟通交流,仅有的沟通也多是管教与责骂,没有安全感的他们对于外界的一切都是防备、恐慌的,他们也没有从父母那学习到良好的沟通方式,因此长期处在这样一种家庭环境的人很大可能有社交恐惧。
社交恐惧的人,经常对自己有不良认知。当他们面对一次社交经历时,他们会要求自己必须做到完美,如果没有做到完美,他们会认为这种情况是十分糟糕的。这种不良认知持续性地影响这他们的情绪,他们会为此而对社交感到紧张。而真正的失败经历发生时,他们便会觉得“啊!我连社交都做不好,我真的一无是处。”这种不良认知会继续影响他们的下一次社交。重复的失败经历强化了他们的不良认知,使得他们对社交更加恐惧。
其实,社交恐惧症的人是很渴望与他人沟通的,内在的恐惧情绪让他们对社交避之不及,这也会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而社交恐惧症的治疗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要解决社交恐惧的问题,还是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辅导与治疗。
本文属于天音心理咨询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助理申请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相关内容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