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的边界感,是指你和别人之间的界限的认知和感知。这个界限可以是情感上的界限,心理上的界限,或是行动上的界限。
情感上的边界感涉及个人如何处理和回应他人的情感需求。比如说你的朋友经常向你诉说烦恼,你很认真的倾听,开导他和鼓励他。而当你听得不耐烦的那一刻,说明那些情感已经负担超出你的承受能力,于是你会感到疲惫或不耐烦。这时,你的情感边界就会显现出来,提醒你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被他的负面情绪拖垮了你自己。
心理上的界限,涉及个人在思想和信念上的独立性。就是你和别人有不同的思想和信念。并且你能够坚持自己的想法和信念,不会轻易被别人动摇。而身边的人持不同意见,你能够尊重他们的看法。这样,你能够保持自我认同,避免在压力或外界影响下迷失自我。
行为上的界限是最好理解的,它涉及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空间和资源的管理。比如说别人没经过你的同意,就使用你的私人物品。不应该你做的事情你抢着做等等。
拥有清晰的边界感不仅是在保护自己,同时也是一种尊重他人的表现。当你设定了自己的边界,并能够恰当地表达和维护这些界限时,你就不会在人际关系中遭受到压抑和委屈。如果边界感过于模糊,可能会感到在关系中被压迫或失去自我,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或在关系中承担过多的责任。此外,过度干涉他人事务的人也会因侵犯他人的边界而遭到他人的反感和疏远。
因此,学会识别和维护个人的边界感对每个人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相关内容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