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父母都会把自己最好的东西留给自己的孩子。当然,不排除有一些还没有真正准备好要做父母的父母。令很多父母想不通的事情是,自己明明已经把最好的东西都给到了孩子,为什么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孩子的人生却不像父母原先期望的那么顺利呢?想要解答这个问题,就需要明白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他们真正的,最需要的,也是影响他们人生之路的东西是什么?
如果我们愿意相信孩子,那么很多孩子其实一直都在表达着自己的述求,只是“小孩子懂什么”的理念,让我们不容易把小孩子说的话当回事而已。比如说较常见的,让孩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兴趣班,让孩子在放假的时候就好好地放假。可能有些父母不能做到这一点,因为“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成年人世界中对现实生活根深蒂固的理解。所以必须把最好的东西给到孩子,让孩子尽最大的努力成材。
然而,无数个社会案例在告诉我们,孩子最需要的是自由。准确地讲,是有条件的自由。比如说在完成作业前提下的休息时间自由,在休息时候的选择自由,在遇到事情时候的表达自由等等。不要在和孩子沟通时习惯性地一开始就否定他(她)们我们认为“不成熟”的观点,“不要这样做”,“不许这样说”,“你这是不对的”等等内容,潜在意思就是“你要听我的话才行”,对于孩子来说,这就是失去了自己的自由,他们没有办法做一个独立的自己。当这些自由都被取消或是取消的次数太多了,到了青春期的年龄阶段时,孩子就会开始反抗,为自己争取自由。在成年人的世界里,这种需求可以被叫做尊重。
与自由常常走在一起的是信任。父母是否会要求检查孩子的手机,查看房间的书桌抽屉,甚至是孩子写的日记呢?真诚是很多孩子都具备的能力,而说谎往往是在失去自由,害怕被惩罚的情况不得已才会做的事情。如果我们给到孩子足够多的自由,让孩子知道跟大人说实话并不可怕,很安全。其实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也就是这么一回事。
当遇到事情和问题时,我们把自由与信任都给到了孩子,孩子就会觉得有面子,这也是孩子最需要的东西之一。孩子和大人们一样,他(她)需要面子。在大街上被训斥会害怕,被恐吓威胁,更是会恐惧,被挨打,更是容易留下无法磨灭的阴影。当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其实可以不说话,把孩子带回家,然后再和孩子做解释。有多少孩子正在被大人们的“逗着玩”而受伤退缩,这是一个真实存在但却常常被不以为然的问题。
有时候,孩子不是真的听从父母的话,而是因为害怕父母的惩罚;孩子不是没有学习能力,而是因为不满意被长期的压迫学习;孩子不是不愿意和父母沟通,而是因为成长中的经验告诉他,他真正需要的东西父母很少理解过并能够给到他。因此,他们会觉得和父母说了也没用。这就是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想法。
本文属于天音心理咨询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助理申请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相关内容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