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性格太内向,但又担心TA太外向学坏了;
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受委屈,但又担心TA长大后不能吃苦耐劳;
不想让自己孩子承担太多责任,但又担心TA以后不能独立自主。
即使我们明白凡事都有两面性,但是不少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因为骨肉相连,过于在意反而容易看不到这样的两面性。或许是为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认为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自然而然地懂事明理,然而很多事实并非这样。或许是过度地想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而导致亲子感情的链接断裂。父母为孩子承担一些责任,教育孩子独立自主,这些都是正常且应该要做的事情,但为什么有些父母不能得偿所愿呢?关键原因之一就是和教育方法的松紧度有关系。
想要做到松紧有度地教育孩子,我们需要先深刻地明白父母的责任有哪些?比如说要教会孩子独立自主,不能依赖父母。但同时,在孩子有需要的时候,父母也要提供适当的帮助。这样孩子长大后才会明白,独立自主是正确的,但在遇到困难的时候,TA们也会懂得求助,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也愿意去帮助别人,这对孩子的人际关系会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所以父母有责任帮助孩子独立自主,同时有责任为孩子提供帮助。以此类推,比如父母有责任让孩子自由参加各种历练,同时有责任保护孩子的安全,不能只鞭策孩子而什么都不管。
对于一些父母来说,理解这点内容并不难,难在于当我们真正教育孩子的时候,容易陷入到像文章开头那三句话所描述的处境里面,这是我们内心的一种冲突。这些冲突呈现出来的就是父母的焦虑与担心。做想做好教育工作,但不知道怎么才能做得更好。
对于松紧有度的“度”如何把握,可能需要每位父母在仔细观察,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之后才能清楚地做出决定。比如喜欢自由的孩子就让TA自由,但在因为自由而触碰到道德和法律底线的时候,父母就要及时出手帮助孩子回到正轨。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在平时的亲子沟通中,父母需要与孩子建立信任的关系。不能让孩子有一种“平时不关心我,现在突然就来关心我”的心理。或许你可以这样去感受与孩子的关系,所谓良好的亲子关系,就如同当初自己与爱人相识相知时候的彼此理解,彼此尊重,彼此关心的那种感觉。
换个角度思考,当我们内心出现冲突,说出各种“可是”,“但是”,“只不过”之类的话时,其实也是在提醒我们,可能我们还没有找到正确合适的教育孩子的方法,所以才会这样不知如何是好。亲子教育是一门学问,想要更好轻松快乐地教育孩子,我们就必需学习,了解更多关于亲子教育的知识。
本文属于天音心理咨询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助理申请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相关内容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