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聊天的人觉得聊天是一种煎熬,会聊天的人觉得聊天就像喝水一样简单。聊天做为一种类型的沟通方式,它不像谈判那样需要技巧,也不需要像演讲那样滔滔不绝地说话。只要我们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注意几点内容,就可以来一场愉快的聊天。
当然,对于性格内向,或是本身不喜欢说话的人,想要做到侃侃而谈,就需要先做好内心的自我成长,解除说话聊天给自己带来的不适感之后,才能把学到的东西学以致用。而在此之前,沟通技巧什么的都是一些大道理。但我们也可以尝试着先去练习,通过自我评估,了解自己的水平,才知道自己要从何学起。
聊天不是谈判,也不是演讲,但它需要谈判时候的倾听和演讲时候的表达能力。倾听要求我们去关注别人在说什么,表达要求我们有回应别人的能力。前者需要我们沉得住气,后者要求我们不轻易转换话题。这是愉快的聊天具有的共性。
你沉得住气吗?是否在别人还没有讲述完自己的内容时,你就着急着想提问了解更多的细节,或是习惯性地先“点评”几句。比如别人或许在接下来将为某些内容做解释,但我们已经迫不急待地问了好多个“为什么”。或是忍不住地插入“这就是TA的不对”,“这就是TA的问题”或是“你不应该……”等等之类点评。这样的反应很快就会把别人分享的兴致消磨光。如果我们能沉得住气,把握自己说话的时机,别人可能就会更加开放自己的内心。这对增进彼此的关系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当我们觉得沉不住气的时候,为了更好的调整自己,或许我们可以先思考一下,为什么自己会沉不住气。有时候是外在原因,有时候是自己内在的原因。想要进行一场愉快的聊天,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需要思考和处理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沉得住气并不意味着“忍”,忍会影响我们的倾听和反馈质量,也许你一开口,别人就知道“你刚刚没有在听我说话”,这也是非常糟糕的情况。换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与滔滔不绝的倾诉型的人聊天,如果说我们的耐心倾听能够帮助TA释放情绪和压力,我们不需要说话,倾听本身就是一种助人的行为时,你愿意助人为乐吗?
在聊天中有一种常见的情况,当别人的话题不是自己感兴趣的时候,有些人会尝试转换话题,结果是别人刚刚说话还兴致勃勃,突然一下子就不开口说话了。意识到为什么会这样的人或许能够做出自我调整,不能意识到原因的人或许这个聊天就会这样不欢而散。如果想进行一场愉快的聊天,千万不要轻易转换别人想要聊天的话题,除非那是一个不合时宜的话题。有时候,跟着别人感兴趣的话题走,慢慢地,别人也会跟着你感兴趣的话题聊。聊天就是这样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保持一颗好奇心,或许这能帮助我们调整好聊天的心态。
本文属于天音心理咨询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助理申请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相关内容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