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新生报到现场来了几位大龄新生,年过四十。70年代出生的他们,在现场被频频误认为是新生家长。
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也不少的刻板印象。像是男孩子得学理科、女孩子得学文科、广东人什么都吃等等。就让我们来了解,什么是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主要是指人们对某个事物或物体形成的一种概括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观点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物或者整体都具有该特征,而忽视个体差异。
刻板印象的形成,通过直接经验获得,个体通过直接与某些人和某些群体接触,然后将这些特点固定化而形成的,另一种是通过间接的方式获得的,对一些素未谋面的人,人们会根据间接的资料和信息产生刻板印象。比如,我们会通过一个视频对某位明星产生好感又或者我们会根据抑郁自杀的新闻将抑郁和自杀对等,像是这次的新闻,现场工作人员将几位大龄新生误认为是新生家长也是一种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对人的影响有益有弊。它的积极表现在于,当它积极的作用在我们个人身上时,有助于他人去记住我们,使我们能在人群中表现突出;同时积极自我刻板化会促使我们朝着这个“人设”发展。当它作用于某个群体时,我们在对于具有许多共同之处的某类人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判断,不用探索信息,直接按照已形成的固定看法即可得出结论,这就简化了认知过程,节省了大量时间、精力。它的消极表现在于,在被给与有限材料的基础上做出带普遍性的结论,会使人在认知别人时忽视个体差异,从而导致知觉上的错误,造成先入为主,妨碍对他人做出正确的评价。许多的地域歧视、偏见、自我标签化、污名化都是消极刻板印象。
值得一提的是,当我们提起“刻板印象”时便会将它归类于不好的、负面的名词,这其实也是一个刻板印象。许多人将刻板印象归为负面词的原因在于它实际上是一种思维的固化,人们根据先前形成的知识、经验、习惯,形成认知的固定倾向,从而影响后来的分析、判断,形成“思维定势”——即思维总是摆脱不了已有“框框”的束缚,表现出消极的思维定势,带有“以偏概全”的特点。
刻板印象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受到地域、生活环境、学识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很难去对一件事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就像本篇的新闻,我们说活到老,学到老,但是当我们看到大龄学生时,依旧会产生对方是新生家长的印象。
刻板印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固化思维后却不愿意改变。对待刻板印象,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对待别人时去下有色眼镜,对待自己时撕掉固有的标签。人生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不断地贴标签撕标签,最重要的就在于我们愿不愿意去改变对自己、对他人的刻板印象。
本文属于天音心理咨询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助理申请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相关内容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