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一段亲密关系里,你一旦流露出委屈、失望,甚至只是有点生气,就立刻被贴上“情绪化”的标签,那你就需要停下来想一想:这段关系真的足够亲密吗?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段关系的深度,取决于双方能不能真实地表达情绪,也能否接纳彼此的情绪。如果你在关系中只能一直扮演“稳定”的那一方,不能抱怨,不能脆弱,更不能有情绪波动,那其实等于你失去了在关系里的声音。
很多人都经历过: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说出困扰,对方却轻描淡写地回一句“别想太多”或“你太敏感了”。这看似安慰,其实是在否定你的感受。于是,你学会了沉默。但沉默不是因为没事,而是因为你觉得,说了也没用。
真正健康的亲密关系,不是没有争吵,而是能接住彼此的情绪;不是避免矛盾,而是在矛盾之后还能沟通、还能修复。最让人安心的,从来不是没有争执,而是即便情绪有碰撞,依然能被理解、被回应。只有当情绪被允许、被看见、被接纳,关系才会真正成熟,也才有可能长久。
相关内容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