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想在自行车上笑,很多没有钱不幸福的人都认为自己是没有钱才不幸福。目前中国高速发展下贫富差异越来越大也是一方面,中国人目前的总体幸福指数跟欧美国家相比确实也是有差距的。
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2013全球幸福指数报告》(156个国家及地区) ,报告的标准涉及教育、健康、环境、包容性、内心幸福感、生活水平等领域。本次调查中中国列第93位。丹麦、挪威、瑞士、荷兰和瑞典是幸福指数最高的前5个国家,卢旺达、布隆迪、中非、贝宁和多哥则位列该榜单的最后5位。报道称,美国在报告中的排名为第17位,“远落后”于第6位的加拿大、第10位的澳大利亚、第11位的爱尔兰、第14位的阿联酋和第16位的墨西哥。其他主要国家的排名如下,英国列第22位,德国列第26位,日本列第43位,俄罗斯列第68位。
这个调查报告中的幸福其实是跟156个国家对比量化后的平均数,虽然中国人排名93位,但是这个数据并不能代表我们是自己是否幸福不幸福。每个人心中都会有幸福的定义,不知道你心中的幸福到底什么?
经济学家说幸福感就是决策主体(个人)对其人生,包括爱情、家庭、人生道路、工作与休闲等的选择(权衡)使其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学问。社会学家说幸福感不仅仅是微观的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体现,还是衡量宏观社会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准。而心理学家说的主观幸福感主要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在这种意义上,决定人们是否幸福的并不是实际发生了什么,关键是人们对所发生的事情在情绪上做出何种解释,在认知上进行怎样的加工。
关于幸福心理学家有这样的研究调查。有两对在大学任教的夫妇。约翰逊夫妇的年收入总计10万美元,而汤普森夫妇的年收入总计20万元。约翰逊夫妇对自己的收入很满意,他们认为整个收入足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但收入是他们两倍多的汤姆森夫妇却总觉得手头很紧,还经常为了钱吵架。原因就在汤姆森夫妇想要更多的奢侈品和奢侈体验,因此他们就觉得自己很缺钱。
心理学家约翰逊和格鲁克研究发现:一个人对自己的收入是否满意,并不取决于其收入多少。一些很有钱的人总觉得欲望不能得到满足,而一些不是很有钱的人却很满意当前的生活。
其实金钱并不等于快乐。也就是说,年收入2万美金和20万美金不是最重要的,开一辆宝马跑车或是一辆二手的五菱面包车也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你的收入是否能满足你的欲望。一般来讲,钱多总比钱少好。但由于个人欲望不同,有些穷人也会感到快乐,有些富人却觉得不快乐。当欲望大于自己的拥有的财富或资源的时候拥有再多的财富和资源也是不能满足自己,又因为得不到满足而感到受挫,不幸福的体验就随着而来了。人天生就有需求和欲望,这是我们发展的动力之一,但是过多地求助不必要的欲望时也就是奢望时必然会受挫,所以现在开始学会分辨欲望的合理性,不必要的欲望就需要放下了。幸福其实跟金钱没有太大关系,幸福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幸福就在知足常乐的日子中,幸福就在感恩中。
相关内容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