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看到别人遇到困难,我们会心生同情,想要伸出援手;而有时候,自己却不确定是否应该干预。所以,我们会有一个疑问:多管闲事,到底是好还是不好。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有一个重要的意识,那就是“边界感”。
简单来说,边界感是我们对自己与他人之间界限的认知。它指的是我们清楚自己在一段关系或情境中应承担什么责任和义务,明白哪些事该由自己来做,哪些事应该让别人去处理。心智成熟的人,通常会具备这样的边界感。他们知道如何在适当的时机伸出援手,而又不至于越界,侵扰到别人本应处理的事务。
明白这一点,在遇到一些事情时,我们会比较容易做出判断。比如说看到有老人跌倒了,我们要去帮忙扶一下,或是帮忙呼叫救援,这个是我们个人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这种闲事我们要管,更是应该值得提倡的。而如果救护车已经到达现场,专业医护人员已经介入,在不需要你进一步协助的情况下,你却坚持要参与求助,或是坚持要陪同伤者前往医院,这时可能会对别人造成不必要的负担,甚至会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
因此,管闲事并不是盲目地介入他人事务,而是要清楚了解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判断在不同情境下是否应该伸手帮助。做一个善良的人是好的,但过度的帮助反而可能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一般情况下,只要我们清楚的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能够分清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同时考虑到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我们就能够很快判断出某一件事情自己要管还是不要管。
相关内容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