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是好几年前流行的一句话,最早知道这句话是因为它出现在了韩寒《后会无期》电影海报的标语里面。不止是在当时,现在仍然有很多人就像这句话所描述的状态一样,不开心,苦恼和迷茫,同时也困惑,我明明知道很多大道理,明明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但就是做不到,就是过得不开心。这到底是为什么?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富有哲理的名言和学派思想对每个人的人生都可能产生很大的启发作用。《论语》里面告诉我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菜根谭》里面告诉我们“乐不必寻,去其苦之者,而乐自存!”
有些人能够从这些至理名言中得到启发与顿悟,有些人则会说“我懂得这些话,我也能理解,但是如何做到知与不知?如何做到去其苦?”。很显然,这样的“懂得”要被打折扣。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有些人知道有这么一个道理,但其实他们并不相信这个道理所讲的内容。因为道理所描述的“完美”方法,从来没有在自己身上灵验过。
回顾一些懂得很多大道理,却仍然过得不开心的人们的过去,或许我们能看出点什么原因来为种现象做解释。假设一位从小就在父母的打骂和批评教育中长大的孩子,即使成年之后,他的脑子多么好使,他也能赚很多钱。但是当别人羡慕他的时候,他却可以表现得如此地不自信与自卑。可见,一个人的成长环境,以及所受到的教育对其大脑认知产生的影响有多么强烈。
心理学上有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叫做“失区别”,简单解释为:人们会把自己变成别人所希望我们成为的样子。一个人一直说你很笨,一个人一直说你很丑,只要一直说下去,时间足够久,即使你不相信自己很笨,不相信自己很丑,你也不会觉得自己是聪明的,是美丽的。这个时候,多么有道理的道理也很难动摇你那根深蒂固的对自我的认知。但是人们仍然会“相信”那些大道理,仍然会不断用它们来开导自己。
与其说我们懂得那些大道理,不如说我们渴望着那些大道理能够像灵丹妙药一样帮助我们解决身边的问题,处理内心的困惑。比如说人际关系,亲子关系还有过往心结等等问题。你是真的懂得很多大道理,还是说只是把它们视为能够为你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呢?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它将决定你是否能够放下对这个问题的纠结,对大道理的纠结,然后去面对真正的现实问题。
最后,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要学习,要懂得。或许你现在想不通,理解不了的内容,在将来的某一天,在你慢慢解决内心困惑,开始变得开心起来的时候,它们能够帮助你继续往上飞跃着。让你的人生过得更开心,更明白。
本文属于天音心理咨询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助理申请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相关内容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