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 0755-23619020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官方微信
天音心理咨询中心

咨询热线

0755-23619020

当前位置 : 天音心理咨询中心 >>咨询专栏 >>个人心理成长
习得性无助对女性的危害
习得性无助对女性的危害
    前段时间我的一个女性来访者,由于恋爱多次失败来做咨询。她今年28岁,从大三就开始谈恋爱,到毕业后参加工作这些年,
在焦虑与不安的情绪下,我们怎样才能共同抗疫?
在焦虑与不安的情绪下,我们怎样才能共同抗
    随便问一个人对新冠疫情的看法,相信每个人都会说希望疫情赶紧结束,大家的生活和工作都可以恢复正常状态。每个人也都愿
孩子哭的时候应该立刻抱起吗?
孩子哭的时候应该立刻抱起吗?
  孩子一哭到底要不要马上抱?目前,我国依然有很多家长相信,抱,会让宝宝的依赖性更强;不抱,可以让宝宝更独立。这其实说的
个人心理成长
grxlcz
真正的心理咨询:随风潜入心,润物细无声——学习天音心理杨老师个案分享有感
作者:天音深圳心理咨询中心   添加时间:2018-08-11 09:53:55

  在天音心理周五开展的成长动力小组学习中,有幸聆听杨洋老师与大家分享个案辅导过程。虽然事隔几年,通过杨老师对个案过程的文字记录,清晰具体地还原了整个咨询过程,其中娴熟的心理咨询技巧的运用,咨询效果的明显,是我为之深深感动的。以下是我关于心理咨询的一些观察及思考:


真正的心理咨询:随风潜入心,润物细无声——学习天音心理杨老师个案分享有感.png


  一、准确判断,找到介入点


  作为一名咨询师,面对来访者千奇百怪的问题与表现,如何能从千头万绪的零乱中找出准确的介入契机开展咨询师的“治疗”呢?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要做得不露痕迹,且又要把握好合适的节点进行介入,让来访者从絮絮不休漫无边际的倾诉中朝着解决问题的出口前进。如果被来访者乱麻一般的描述带了进去,那咨询师自己也就迷路了;同时介入的节点与形式不能过于僵硬,若过于生硬易被来访者觉察引起退缩、抗拒,让咨询关系终止无法推进。


  咨询师如同一名心中有剑、手中无剑的武林高手,神情自若地与来访者相对而谈,在轻描谈写中发出准确有力的招式(如有效的提问),让咨询师获取更多有效信息以作进一步介入的判断,也让来访者在有针对性的描述中暴露更多信息。咨询师是无法预估“接下来我要用哪个疗法的哪个技巧”的,而是根据来访者的描述与细节有选择性地发招 “你之前有过初恋吗”等有效的拓展提问,让咨询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开进。


  二、心理治疗没有固定的处理模式


  咨询师在辅导过程中,他所用到的处理技巧是没有固定模式的,是融合性的,不能说“什么时候必须用哪个技巧”等刻板的公式化的处理,它靠的是咨询师平时实务知识的积累,功多手熟,学识包罗万象,各门各派了然于胸,各类资讯广泛,它取决于咨询师的知识储备、个性习惯、特长等,才能信手掂来地“条件反射”一样用合适的技巧进行应对。因为来访者千差万别,没有任何来访者是完全相同的,哪怕症状一样的,但他们的问题成因是多样化、复杂性的,单一的疗法都具有一定局限性。有时适用认知疗法,有时适用行为治疗,有时适合精神分析,有时用催眠疗法,有时需要自我暴露等,这些仿佛是咨询师的十八般武艺,需要样样精通!才能运用自如。在医院里分门别类进行会诊,五官科,肠胃科,心血管等。。。病人与医生都有清晰的分辨,是否心理咨询也有相应的分类呢?是由咨询师擅长某领域来定吗?还是说某种疗法适合于哪些个案?是否能有心理咨询的治疗索引能让刚入行的咨询师及来访者可以清晰选择恰当的疗法与技巧呢?


真正的心理咨询:随风潜入心,润物细无声——学习天音心理杨老师个案分享有感.jpg


  三、欲速则不达,爱心与耐心并重


  咨询师需要有很强的耐性。当来访者急切说他受什么问题所困急切想要解决。这时,咨询师可千万不能急,欲速则不达,不适宜直奔主题去处理,因要达成这个目的,首先需要来访者在情绪上是稳定状态,其次他的认知作出了修正才能作出成长与改变的动力。这是不容易的。过于急进,则会让来访者产生退缩、抗拒或不信任感,于事无补。以杨老师分享的案例为例:(1)第一次咨询时,来访者大量的倾诉信息中,咨询师需总结归纳出核心问题,作出诊断,定出咨询目标。咨询师需要大量共情,面对来访者的任何倾诉与表达,不反驳,不批判,不澄清,不解释。让来访者彻底地感受安全与释放,结束当次咨询时,咨询师通过简单、有效的提问,让来访者进行初步的思考;(2)第二次咨询时,起始让来访者通过分享最近心情以放松,咨询师需要敏锐捕捉相关信息以进行深入的判断,通过合理情绪疗法,与来访者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让来访者认识到自身的不合理信念;(3)第三次咨询,开展“放松练习”,结合家庭作业,引发思考及自我探索;(4)第四次咨询,通过分享作业,与来访者一起探索内心及其与父母的关系;(5)运用完形治疗中的空椅子技术,让来访者修正人际沟通方式,最后让来访者最初为之焦虑的事件在无形中化解。


  四、反思与探索

  在这个案例分享过程中,我产生过好几次焦急情绪,想杨老师如何一次又一次的咨询中,都不主动去提及来访者最初所求助的事件,而与来访者交流起其他内容,难道忘记了他来要解决的目的吗?难道象写文章一样写跑题了吗?为何那来访者也不提自己当初的疑问了呢?难道他自己也忘记了是来咨询什么事了吗?我在这样的疑惑中,看到来访者在第五次咨询后,也没有再提及,原来那些困惑的表象已在咨询过程中悄悄地化解了。咨询师到底化解了什么?杨老师说,就是来访者的焦虑呀!呵!原来是这样!来访者不再提及了,也能有自己新的方向了,不就是他的焦虑情绪已经处理好了吗?


  呵,我才恍然大悟!我一直以为就象是解答数学题一样,对方来求什么结果,那么我们就一起分释这个问题,然后就一步一步地进行解答,最后告诉来访者,你看,答案是这样的,你做到这样,就能有这个结果了。而这样的方式,往往无法让来访者真正产生改变,只是咨询师在推着他走,他本身的力量没有得到唤醒与发挥。


  通过案例分享,让我再一次见识到心理咨询师“润物细无声”的巨大力量!心理治疗,一个看似无形却有形的治疗过程。无刀无药无痕迹,却疗愈来访者痛苦不堪的内在。让一个个被心魔所困的人重见阳光,能以稳定、清晰的状态适应个人的生活。这是心理咨询师的魅力所在!


  本文属于天音心理咨询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助理申请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更多相关文章请点击这里


相关内容

评论

Comment

用户名 Name
评论 Comment
验证码


咨询热线

0755-23619020

来访地址
深圳市福田区深南中路3007号国际科技大厦2806
网上预约
咨询qq : 3535295388
Copyright ©天音心理咨询中心,Inc.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粤ICP备1701622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