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网络上经常看到“遗嘱库”这一词,文章内容讲到,很多老人为了立遗嘱,还要排个一年时间的队。以前的老人们对死亡是忌讳的,也不喜欢听到“去世”,“百年之后”,“往生”之类的词语。但现在大部分老人可以用开朗的心情和态度面对这一话题,甚至有的人三四十岁就开始为自己立遗嘱。这样的变化一方面是受现在太多的老人去世后,子女为继承财产而打上官司新闻的影响,一方面是说明社会开放了,老人们的心态也跟着开放,这是社会的进步。在看到遗嘱库工作人员讲述工作中接待老人的场景时,简单的讲述却能够给人深深的感动与感触。父母永远是爱着自己的子女的。
即使女子不孝,工作忙忽视父母,对父母不管不问,可是在老人们立遗嘱的时候,仍会倾尽一切为女子考虑。“虽然儿子不养我们,可是如果没有房子,他们以后可怎么生活呢?”很多父母就是到了这样的古稀之年还在为子女考虑。不管是单亲家庭还是有兄弟姐妹的家庭,父母要考虑的内容都很多,TA们希望把任何可能出现的情况都写出来,希望把财产留给最亲的人。或许有些年轻人觉得父母可以不用那么操心,TA们还健康,不想让TA们有太多负担。然而,父母担心的不是能不能立上遗嘱的事情,说到底还是为了子女。
无论是关系和谐的家庭,还是已经在为财产展开争论的家庭,老人们立遗嘱的目的,除了希望保障子女的利益之外,也是想给子女的幸福提供保障。现在很多新闻报道子女为了财产继承权的问题而对簿公堂,感情破裂。如果老人们提前立了遗嘱,这样的问题还有各种各样的财产公证证明等等问题所带来的麻烦,或许都可以避免。为了子女能够省事,为了预防子女婚姻破裂,分割财产时把自己的遗产也分割出去的情况,老人们会把自己的财产全给到儿子或是女儿,归私人所有,而非夫妻共同财产。有人把遗嘱中这样的条款称为“防媳妇防女婿条款”。其实,老人们在立遗嘱时,想的都是自己的子女,都是在为自己的子女做考虑,谈不上所谓的防媳妇防女婿。
最后,父母是经历过一个差不多完整人生的过来人,在TA们身上看到那些人生百态之后,令到我们去思考一个问题,父母为我们做了半辈子的努力,我们又能为父母做到什么呢?
本文属于天音心理咨询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助理申请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相关内容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