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青春期的孩子真的令爸妈非常头疼的一件事情,叛逆、追求刺激,逃学、上网、斗殴一个个都是帖在青春期孩子身上的标签,青春期作为一个特殊的时期,也作为问题频繁的时期,如何能让孩子安全地度过青春期,找到自己未来的方向,是家长和社会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对于难教育、难沟通、难相处的小孩,父母朋友们是坐立不安,六神无主。最近微课案例群,就有这么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小明高一学生,逃课,父母把孩子带到咨询室,孩子不愿意说话,家长跟孩子诉苦孩子怎么不听话,让他们操碎了心。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跟咨询师说话呢。第一因为信任感的建立是需要一定过程的。第二孩子不愿意开口,可能是认为咨询师跟父母一样,会因为逃学的问题指责他,教育他。咨询师就是父母派过来的教育他的帮手,与其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还会被骂,还不如什么都不说。
所以如何跟孩子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让他产生对咨询师的信任感是非常迫切的事情。让孩子觉得咨询师是中立客观,是带有温度的,愿意倾听他背后的想法,不像父母那样不分青红皂白就指责他,孩子才愿意自我暴露,把心声讲出来。
虽然大家道理都懂,但是具体怎么操作呢?
有人说站让父母说出自己的不容易,咨询师引导孩子听到父母的不容易。可是当咨询师问起:刚才听你父母说到,父母为你操碎了心时,你也感受了这份父母的爱是么?这时孩子肯定反抗,不说话也会摇头,或者说:才不是呢~
如果他能感受到父母的爱,就不会做出拒绝沟通的行为,正是因为他们不认同父母受的苦,觉得父母句句都不理解他,不想跟父母交流。正是一个打着爱的名义苦口婆心地教育,觉得把最好的东西给了孩子,而孩子却并不想要,这种冲突下生活,谁都会受伤。
如何才能让孩子感受到共情,被理解被支持,是需要专业的理论和技术的。
叙事疗法中有一句话就非常适合用在这里:“逃学的日子挺难的,在外面担心受怕,又不敢让父母知道,你是怎么过来的。”这能让孩子觉得咨询师是理解他的,知道他逃学的日子不容易,给了他一个说出自己故事的机会。
后现代的叙事疗法认为说故事能治愈人。
叙事疗法觉得人类的活动总是充满意义和故事的,而不是单纯地对与错。咨询师能让来访者能从讲故事过程中,发现自己生命活动中积极有意义的正能量,让他不再陷入消极负面评价中去。在叙事心理治疗中,咨询师最常问的一句话是:“你是怎么办到的?”随后,会将焦点放在当事人曾经的努力,或他内在的知识和力量上,引导他走出自己的困境。
就像逃学这么严重的问题,大众都是看到的消极的一面,孩子也觉得别人不会理解他背后的苦楚。而你怎么办到的这句话,正是给予孩子关注,就算这么不被认可的事情你也是花了很大的努力在里面的。
人≠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会把问题和人捆绑起来,觉得孩子逃学就是人品有问题,殊不知每一件问题背后都是有其的需求和原因,没有平白无故的逃学。叙事疗法提倡对人的尊重,将人和问题分开,问题是问题,人是人。逃学不等于全盘否定。不把问题和自己化等号,说明自己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做得事情不对。咨询师谈话的方向即是支持个案在问题和自我之间建立合适的关系,我在逃学这件事上做错了,并不代表我一无是处,在逃学过程中我的勇气和智慧,以及自我照顾的能力,都是我的价值,我有变好的力量。
“每个人都是自己问题的专家,寻找生命的能量”
叙事疗法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和资源解决我们的问题,只要我们能拨开阴霾,找到自己的这种能力,我们是可以创造不一样的故事。逃学小孩有他解决自己逃学问题的能量,他不比任何一个小孩差,咨询师要做的就是帮他把这种能量找到。
“放下文化主流的量尺,变成较期待的自我认同”
很多时候人的问题形成,是跟主流文化压制有关,社会有共同的价值观和评价标准,很多时候就会忽略个体生活的丰富性,出现一竿子打倒一群人的情况。逃学的孩子认同了逃学是不好的理念,可是逃学背后的原因是没人愿意去了解的,如果周围的环境一直是批判的角度,那么孩子认同主流价值,觉得自己达到不到好孩子的要求,形成消极的自我认知,我有问题,我是不可能变好的。
但实际上,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消极和积极的集合体,如果咨询师能带着来访者探寻事件背后更加多元的意义,个体就可能在其中找到符合自己价值判断的意义,进而感到自己是人生的主人,化被动为主动,从而形成更加符合自我体验的认同。
就像本个案,想要逃学也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通过心理咨询师的引导和询问孩子自己会发现,原来“逃学”的故事中,自己也是那么不容易,自己还学到了如何照顾自己。“逃学”这个故事得到新的诠释,孩子会发现自己身上宝贵的地方。带着这份新的意义和力量,逃学的问题学生可以能够更好的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孩子需要的是面对学业压力的勇气和力量,也有了能力改变逃学的行为,逃不逃学孩子可以自由决定的。
叙事疗法也给当代的教育者和家长一个启示,灌输式压迫式的教育方式真的能让我们的孩子变得积极健康吗,能让“问题少年从良”吗?或许我们可以试着理解他们背后的动机和对于他们的意义,,让他们明白其行为与主流价值间的落差从何而来,协助他们思考应如何面对主流定义下的真理,进而找出自我改变的方式以及调整对自己人生的看法。
本文属于天音心理咨询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助理并标明出处,谢谢。
相关内容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