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试中最常听见的自我介绍是:“我性格开朗,喜欢与人交流”,仿佛承认自己喜欢独处,不善于交际就像是宣告我虽然优秀,但是我性格不外向,不适合这个岗位。
什么时候我们需要将自己伪装成活泼外向,爱好交际才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才能赢得别人的认可。“内向 ”更像是一个贬义词,而不是一个形容词。人们对内外向赋予了太多的感情色彩和偏见,没有认识到其实内外向只是一个形容词,并没有好坏之分。
与其刻意地让自己无限接近外向,何不尝试了解一下内向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更加正确地面对我们更喜欢独处而不是交际的事实。就像《阿甘正传》中的阿甘虽然有点弱智内向,却也取得了超乎人想象的成功。这足以说明内向的人了解并让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致也能获得成功。
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根据力比多的倾向划分性格类型,力比多活动倾向于外部环境就是外倾性的人,力比多向倾向于自己就是内倾性的人。内外倾的区别导致他们获取能量的方式不同,内向的人从内部获取能量,外向的人从外部获取能量。
在生活中,遇到同样伤心的事,有些人跟朋友倾诉就能雨过天晴,有些儿却选择看书思考自我消化情绪。不同倾向的性格带来的只是解决问题方式的不同,以及情感支持来源的差异。往往会给人以一种外向的人更能让人喜欢的错觉,殊不知是因为与人交往是他们能量的来源。同样因为内向的人跟朋友的关系更加紧密隐秘,不容易被外人所接触和了解,内向的人也容易被扣上不好交往的帽子。
荣格除了分内外倾,还将其与人的心理活动:感觉、思维、情感、直觉相联系,分为8种性格的技能类型。他认为外倾思维性的人的思维特点是一定要以客观资料为依据,以外界信息激发自己的思维过程。对自然现象以及自然规律很感兴趣,像我们熟知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达尔文都属于外倾思维性的典型表达。而内倾思维性的人,既是内向,又是思维,除了思考外界信息,还思考自己的内在精神世界,对思想观念本身就很感兴趣,收集外部世界的信息来验证自己的思想。于是产生了一批批的哲学家思想家。
内外倾性格与不用的心理活动相结合,产生的作用力又不一样,这与我们对内外向的刻板印象相去甚远。所以内向并不是贬义词,相反还存在很多外向的人所不具备的优点。
在信息狂轰乱炸的时代,注意力作为一种稀缺资源。专注能把一个人的潜力发挥到极致,内倾性人格比起外倾性更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更注重细节和愿意深入思考。同时他们的能量来自内部,因此更加正视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想法,有自己的节奏,他们通过自我对话和阅读的方式解决问题,因此挫折对于他们来说更容易变成成长的动力。
内向的人不一定交际能力就很差,因为交际能力是一种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练习增强的。因为内向的人能量来源于自己,他们不是社交无能,只是不喜欢无意义的闲聊,对他们来说过度的社交反而是消耗自己的方式。如果你能跟他们进行深层次对话,也会发现他们有趣可爱。
正视自己的性格倾向,做出适合自己,让自己舒服的最好选择,这里不是评判内向的人去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而是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内向也有很多好处,不必为了讨好而去“外向”。
本文属于天音心理咨询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助理申请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相关内容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