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朋友S,她非常热衷读书,头脑中的知识像百科全书一样,对所有的主题都能自信地侃侃而谈。我非常钦佩她的博学。我很少见到她无知的样子,也很少见到她需要帮助的时候。
有一次,S过来找我的时候,我正准备参加一个亲密关系的主题沙龙,她说她的感情遇到了问题,我和主办方沟通以后把这次机会给了她。她兴致勃勃地参与了活动,并且完全了咨询师布置的任务。
原来,在S的成长中,她总是按照爸爸的期待扮演一个无所不能的形象,聪慧、美丽、大方。当自己不会的时候,她没办法表达出来,因为这会让爸爸失望,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
当一个理性的孩子是需要很高的成本代价的,它会严重阻碍自尊的健康发展。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优缺点有客观的认知,才能拥有健康的自尊。
虽然被人贬低轻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一个人对自己的客观认知,但是人们更倾向于抵抗轻视自己的标签。
被当做完美的小孩是很有诱惑力的,试想,谁不想成为父母的骄傲呢?但是这个理想的完美的标签,却像一个监狱,无法让人探索真实的自我进行成长和突破。
就像S,她什么都好,但是却总是在亲密关系中屡屡受挫。她没办法准确地了解和判断一个男性的性格和目的,也不知道该怎么和男性相处。男性们觉得她太理智或者太假。
S在成长过程中总是表演出一个完美聪明的孩子,没办法表达自己的无能和局限。而他的爸爸沉默寡言,除了表演完美以外,她也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她的爸爸。
一个人和异性父母的关系,很大程度了决定了自己的亲密关系。换句话说,S如何看待她爸爸这个男性角色,就如何看待其他男性。
如果她能够在和她爸爸的关系中坦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无能,了解她爸爸,那么她就能在其他亲密关系中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并且正确地了解他们。
如果她继续扮演完美小公主的角色,代价就是她在亲密关系中失去客观和平衡。
所以,要想走向亲密关系,就要先摘下完美公主这个桂冠。
S要做的是和爸爸坦承沟通,告诉他她在处理男性问题的时候遇到的问题,不明白为什么会那么困难。希望得到爸爸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这个行为,就是在打破她以往和爸爸的关系模式,表达自己的脆弱无助,希望得到一些支持,并且从爸爸给的建议中了解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当面很难表达,打电话发微信的方式都是可以的。
令人意外的是,S爸爸很中肯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S探讨了这个问题。几次谈话以后,我发现S渐渐展露了自己在感情和生活中更真实的一面。
拓宽自己谈话中关于自我的内容,展示真实自我,她允许他人看到真实的她自己,这反过来帮助她更了解别人。改变以后的S更有魅力了。
想改变一段“失衡”的关系,是一个很艰难的事情。但是正因为我们想要去尝试去改变,我们才能建立更复杂更丰富更精确的“我”和“我们”。如果有一部分自我长期不能表达,或者关系不正常的时候,不妨先从小尝试开始。
本文属于天音心理咨询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助理并标明出处,谢谢。
相关内容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