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朋友坚信自己做什么都不行,谈恋爱不行,交盆友不行,工作也不行,按照常理来讲,我们会认为他是一个非常没有自信的人。但是仔细一想,他对他自己没自信这个观点是相当地坚持,为什么相当坚持,因为他对自己不行这个观念相当自信。所以反过头来说,他是一个拥有自信能力的人,只是他不知道怎么运用自信,如何把自信用在正确的地方。这个时候如果稍加点拨,让他把这种自信用在自己能谈好恋爱、交好朋友上。
同样语言的力量还用在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表达上面。大家都听过一首歌叫《我很丑,但我很温柔》,温柔和丑是并存的两个特征,就像天平的两极无所谓对错好坏之分。但是你尝试一下将这两个特征换个顺序,变成——我温柔,但我很丑。是不是觉得有点怪怪的,比起歌词,显然后面这种叙述让人觉得更加消极。
同样是客观事实,丑和温柔,但是不同的描述给人带来的感觉就不一样,换个顺序,给人的自信度就不一样。所以自信不来自于客观事实,而在于描述的顺序差异,即在于你是怎么描述自己的。
因此语言调整是可以改变人的内心。我们现在很喜欢称父母离婚的孩子叫单亲家庭,听上去好像很可怜,好像就比别人少了点什么。但是如果换一句来表达同一个意思,感受又会不会不同呢?——我的爸爸妈妈都很爱我,只是他们不在一起生活。任何小孩生下来,都是拥有双亲的,不存在只有爸爸或者只有妈妈的小孩,只是父母之间相处的状态不一样。况且,就算是爸爸妈妈没有离婚,他们也不见得时时刻刻都跟自己待在一起,总有离开的时候吧。
而为什么单亲家庭的孩子似乎成长起来就是不那么顺利,有些可怜,是因为他们认同了外界贴在自己身上的标签,自己就是可怜的人,自己就是跟别人不一样。并不是父母离异这种状态让他们不舒服,而是单亲家庭这个名词让他感到缺乏。
再比如留守儿童,一个人说:我跟父母常年分离;另一个说:我和父母之间都彼此想念对方。这其实是分离的这个事实的一体两面,之所以会想念,就是因为有分离。有分离必然会有想念,这次相互的想念不也是事实吗?
当你强调分离,感受到的更多地是失去、恐惧。而当你换一种表达,强调想念,感受到的就是对方一直存在于我们心里,而我也是一直存在于父母的心里,哪种温暖不言而喻。而我们却时常掉进语言的说法里面而不自知,一直以为是现实导致我们这样痛苦,却没有想到是我们把自己说得那么痛苦。同样的事实,你可以选择暗黑的一面,亦可以选择光明的一面,黑暗和光明本来就是相互依存的两面。
本文属于天音心理咨询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助理并标明出处,谢谢。
相关内容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