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没有接触过心理学知识的人们,容易把很多孩子们的正常行为误认为是“不良”习惯。如果要解释一些孩子们的行为,比如说吮手指,也许很多人都会说“小孩子都会这样,这是正常的,手指不卫生,注意不要让TA吮就好”。孩子们太多太多的“不成熟”行为也容易让家长们头疼和焦虑,而家长们只能不断地发现一点问题就“纠正”一点问题,也会很心累。其实,如果能够学点心理学知识,对于家长们能够找回平静的心态,同时也能正确地教育好孩子,是一件非常有帮助的事情。
比如说刚才讲到的吮手指。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孩子们会经历口欲期,肛欲期,和生殖器期等不同时期,每个时期孩子们的行为都很有特点,这些特点就如家长们所说的一样,它们都是正常的,但只有明白它们为什么是正常的,家长们才能做到不那么焦虑。吮手指就是婴幼儿口欲期的特点。
口欲期是指婴幼儿时期处于一种完全不自立的状态,依赖身边成年人生活,婴幼儿没有行动能力,“口”就是TA们的生活的中心和兴趣的中心。吃奶是用口,饥饿或者不舒服的时候,用口哭叫,抓到东西都往嘴里塞,这是他此时认识世界,接触世界的唯一手段。TA们也会因为使用“口”而感受到快乐。知道了这一点之后,我们就明白了小孩子吮手指其实不是什么不良的行为习惯,家长们不需要对此感到焦虑,平静好心态,正确引导就好。同样的肛欲期和性生殖期也是会有相应的行为特点。
“青春期年龄”这一时期估计是很多家长知道得最多的知识。但我们知道孩子青春期有哪些特点,有些特点又是从哪里来的?这可能很多家长就不清楚了。当孩子们进入到青春期年龄阶段的时候,TA们的叛逆是一种寻找自我的表现,从以前无自我意识,只会听父母话的孩子,慢慢地发展自我的意识,成长为一个有自己的想法和观念的青少年。孩子在成年之后有多大的人际互动能力,能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与青春期的心理发展情况有关系。比较重要的一点是,为什么有的孩子青春期和父母相处的得很好,不需要父母费心,而有的孩子青春期就各种“离经叛道”,总让父母操心呢?恐怕有些家长会说“这是孩子有问题”。
如果能够再懂点心理学知识的话,我们就可以看到更多的东西。比如说孩子不听话,不和父母沟通,顶撞父母,这些行为背后都是因为在父母面前,孩子的情绪是压抑的。不信且看,这其中的一部分孩子们,他们在自己同伴的面前并不会压抑,能够有说有笑,非常开放。他们在同伴面前没有任何心理负担,能够做自己最真实的样子,而在父母面前,父母的教育方法如果不得当,那孩子就有可能压抑自己真实的样子,与父母的相处就会变成一件令人感到非常有压力,有负担的事情。
压抑的情绪并非一朝一夕就形成,而是长时间的积累而成。越是叛逆的孩子,我们可以回过头去注意一下孩子以前在成长中与父母的关系如何,是否经历过什么样“童年阴影”的影响事情没有?比如与父母,与长辈,与朋友,在某个时间发生过某件不愉快的事情。请记住,也许成年人认为只是一件”不愉快“的小事情,在孩子的世界里,可能会是一件“很严重”的大事情。在知道了一些原因之后,我们才能够理解“孩子是没有问题的,TA们只是受到了一些事件的影响,TA们自己无法处理好了而已”。此时家长若想要教育好孩子,关注点就应该放在那些“影响”孩子的事情上面,而非强行“纠正”孩子的表现。这样双方都会很累,关系也会恶化。
人的一生,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心理特点,知道的东西越多,我们看问题才能看到本质,解决问题也才能顺利如意。心理学与我们的人生息息相关,学点心理学知识,能够让我们生活过得更加轻松愉悦。
本文属于天音心理咨询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助理申请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相关内容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