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 0755-23619020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官方微信
天音心理咨询中心

咨询热线

0755-23619020

当前位置 : 天音心理咨询中心 >>咨询专栏 >>儿童青少年
习得性无助对女性的危害
习得性无助对女性的危害
    前段时间我的一个女性来访者,由于恋爱多次失败来做咨询。她今年28岁,从大三就开始谈恋爱,到毕业后参加工作这些年,
在焦虑与不安的情绪下,我们怎样才能共同抗疫?
在焦虑与不安的情绪下,我们怎样才能共同抗
    随便问一个人对新冠疫情的看法,相信每个人都会说希望疫情赶紧结束,大家的生活和工作都可以恢复正常状态。每个人也都愿
孩子哭的时候应该立刻抱起吗?
孩子哭的时候应该立刻抱起吗?
  孩子一哭到底要不要马上抱?目前,我国依然有很多家长相信,抱,会让宝宝的依赖性更强;不抱,可以让宝宝更独立。这其实说的
儿童青少年
RTQSN
校园霸凌--藏在校园里无形的恶魔
作者:天音深圳心理咨询中心   添加时间:2018-07-20 11:16:19

  最近初中女生惨遭当众扒衣拍裸照、重庆女生太邋遢被5名同学围殴打成十级伤残、安徽怀远火星小学副班长逼同学喝尿事等新闻频频上热搜。那些拍照者的光鲜亮丽如此讽刺、那些施暴者的理由是如此不可理喻,然而校园霸凌的的确切成为了中国社会躲不开的痛。


校园霸凌--藏在校园里无形的恶魔.jpg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校园霸凌离我们很远,只有过分的暴力肢体行为才能称作校园霸凌。然而校园霸凌的方式有很多,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已经不小心成为霸凌者或者帮凶。像是青春期各方面发育比较好的女孩子,容易遭到男同学的讥笑和戏弄,使很长一段时间她们对自己的身体感到自卑。男同学殊不知自己已经可能触碰到性霸凌的边界了。发生在同性之间的更多的是关系霸凌,最常见的就是的小团体,联合其他成员孤立、离间排斥与他们不同的人。网络散播谣言也属于霸凌的一种。


  是什么塑造了施暴者,是什么造成了校园霸凌,下面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为什么某些人总喜欢欺负人?


校园霸凌--藏在校园里无形的恶魔.jpg

  家庭的教养方式对于孩子的人际交往有很大的影响。专制型和溺爱型的教养方式最容易养成“霸凌者”。专制型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很严厉、粗暴,一不顺心就对孩子进行打骂。这种打骂环境下生长的孩子要么就消极忍受,没有坚定的立场,容易成为被霸凌者。要么就模仿习得父母暴力行为,成为一名施暴者。孩子特别擅长模仿学习,这是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在波波玩具实验发现,当小孩目击攻击性成人榜样行为(对玩具进行拳打脚踢),即使榜样不在场,也更乐于模仿和实施类似的攻击性行为。而且研究显示体罚会引起孩子攻击性行为的增加。当一个孩子成长于家暴环境中,表面上好像被驯服,但是每一次挨打都只会加深他这种信念:暴力才能解决问题。而且他们更容易向施暴者认同,他们觉得施暴才可以帮助他们改变以前“受虐”的命运。


  溺爱型的教养方式同样是滋生“施暴者”的温床,过度的放任和溺爱会让孩子变成一个为所欲为,没有边界的人,他们目中无人,冷漠残酷。韩航空会长的夫人李明熙打骂随行司机被韩国民众声讨,讽刺的是,她的女儿前不久也因为辱骂机长上了热搜。韩航空一家成为过街人人喊打的老鼠。以及用一己之力助推总统朴槿惠下台的崔顺实女儿,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史上亲信第一人。怕不是都是父母溺爱惹的祸。


校园霸凌--藏在校园里无形的恶魔.jpg

  挫折-攻击理论认为,攻击行为的发生必先有挫折。所谓挫折是人们的欲望满足受到阻碍,或者其动机和行为遭受挫折,就会产生攻击和侵犯性反应。提出这个理论的梅尔、米勒、多拉尔德曾经进行过“剥夺睡眠实验”,当被试被剥夺睡眠24小时,并不被允许活动和吃早点后,他们对实验者往往采用不友好的语调相互谈论,或者提出一些非难性的问题等形式来攻击实验者。青年人由于生理、心理机能处于发展的旺盛期,争强好胜,自控力比较差,因而受挫的时候容易采用简单粗暴的攻击方式,将自己的内心的烦恼和不满像别人发泄。更容易成为校园霸凌的重灾区。


  从众心理使得一开始没有霸凌念头的人也成为校园霸凌的帮凶,因为在群里规范的压力下,为了融入群体,会接纳和服从群体的行为,从而让自己达到与其的高度吻合。而且因为信息模糊性和难辨证性,就特别容易接纳所谓的“霸凌理由”比如那个人邋遢。很多网络暴力和谣言也是因此产生的,大家更愿意去证实所谓的事实,而不去证伪。


  同时霸凌者自己的心理特质如:高自尊(死要面子,不承认自己比别人弱)就像发动犹太人灭种计划的纳粹就是看不得犹太人比自己能干比自己强;极强的自我中心特质(即我是正义)像美国领导人认为自己是世界警察一样随意发动战争,也是有很高这种特质。这些都是引发霸凌很重要的个人因素。

校园霸凌--藏在校园里无形的恶魔.jpg

  我们的教育都是以和为贵,强调和谐包容。为什么校园霸凌还愈演愈烈。施暴者难道不知道自己错了吗?被霸凌者为什么不懂得去求救呢?


  施暴者难道不知道自己错了吗?


  这里用归因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来解释,归因是指为自己的行为找到最简单直观的解释,霸凌着更容易把施暴的原因归因于环境和他人。就算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合适,受到来自他人的道德谴责而产生矛盾和冲突,他们情愿为霸凌找借口“这个人太邋遢了”“我是为我们班教训他”来降低内心的矛盾,也不愿意反思和改变自己的行为。这就是为什么霸凌者面对指责会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被霸凌者为什么不懂得去求救呢?

校园霸凌--藏在校园里无形的恶魔.jpg

  他们可能求救了,但是都以各种理由被无视或者被伤害了。当他们被霸凌时,可能会找过老师。然而老师往往认为一个巴掌拍不响,这些都是小打小闹的行为,并没有那么严重。“嘉鱼县教育局针对”某初中生被掌掴“做出声明,竟然是把它定义成同学之间开玩笑。教育局对于影响如此大的事件都抱有这种态度,由此可见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的态度了。研究证明,如果老师受过关于校园霸凌有关知识的培训,就能降低很多类似的霸凌事件的发生。


校园霸凌--藏在校园里无形的恶魔.jpg

  而且当孩子把这件事情告诉父母的时候,父母不是无条件地积极关注他们,理解他们的难处。而是当头一棒,被质疑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这么胆小,不会反抗,像个怂包。又或者二话不说到学校讨说法,让孩子在学校不知如何立足。正确处理校园霸凌需要社会、家长、学校共同努力。


  本文属于天音心理咨询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助理申请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更多相关文章请点击这里


相关内容

评论

Comment

用户名 Name
评论 Comment
验证码


咨询热线

0755-23619020

来访地址
深圳市福田区深南中路3007号国际科技大厦2806
网上预约
咨询qq : 3535295388
Copyright ©天音心理咨询中心,Inc.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粤ICP备1701622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