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很多人常常在白天为工作和生活奔波劳累,然而到了晚上,明明身体已经很疲倦,却依然不舍得入睡,躺在床上刷手机、上社交媒体,拼命地撑开眼睛。其实,这种情况并非单纯的“熬夜”,更深层次的原因往往与内心的空虚和未得到满足的需求有关。
白天,大多数人都忙于工作、照顾家庭、应对生活的种种压力,像是被外部事务牵着走,几乎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更加没有时间放松心情。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变得越来越像提线木偶,过度关注外界的需求和期待,而忽视了自身的需求和情感。为了生存、为了迎合他人和社会的期望,很多人放弃了做真正的自我的机会。
然而,到了晚上,当所有外部事务都暂时放下时,我们迎来了“自由时光”。这是我们与自己独处的时刻,暂时摆脱了繁忙和压力,内心涌现出强烈的存在感和自由感。这时,我们会更加珍惜这些属于自己的时光,因此舍不得入睡,不愿放弃这片刻的独立和自由。
很多人熬夜刷手机变成了一种“习惯”,不论是看视频、浏览社交媒体,还是与朋友聊天。这种习惯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背后往往隐藏着对联系和认同的渴望。当你发一条朋友圈,等待别人的点赞和留言时,这实际上是一种寻求他人认同的方式。你希望通过这种互动感受到自己在他人眼中的重要性,也希望弥补白天与外界连接的缺失。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也许并不是真的需要外界的反馈,而是内心渴望填补空虚,渴望与他人建立情感上的联系。而社交媒体和手机似乎成了这一需求的寄托。
其实,在“自由时间”和“内心空虚”时,除了看手机外,还可以阅读喜欢的书、静静地冥想,或者记录自己的感受。毕竟,真正让我们感到充实和满足的,是与实现自我价值的相关的体验。
相关内容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