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言传身教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然而,我们经常看到的只有父母的“言传”,很少看到“身教”。那么,你知不知道父母的哪些行为会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呢?
1、当着孩子的面争吵
曾经在路上看到一对夫妻在争吵,全然不顾坐在婴儿车里面大声哭着的孩子。妻子突然转身大步离开,丈夫只能憋着一肚气推着婴儿车跟上。而孩子始终在婴儿车里面不停地哭着。孩子没有成年人的思考能力,他不知道婴儿车外面的父母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孩子有感受能力,他能够感受到了婴儿车外面的危险信号,所以才会哭喊。孩子的哭喊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如果这种情况发生的次数多了,就会影响孩子未来的人际关系,包括与父母的关系,与伴侣的关系等等。那些婚姻关系容易出问题的人们,一般都可以在原生家庭中的父母身上找到相关联的原因。
2、大包大揽的照顾
照顾孩子有很多种方法,但绝对不是大包大揽的照顾。如果父母什么事情都帮孩子安排好,孩子每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久而久之就会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甚至是连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都不知道。其实,孩子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等方面的能力要比成年人强。而且孩子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也很愿意去了解新鲜事物。父母应该趁孩子快速成长的时期,多教导孩子做一些事情,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否则,当孩子习惯了被照顾之后,就很难再去培养这些能力了。
3、说话不算话的行为
我们知道孩子需要哄,怎么哄呢?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告诉孩子说,要给孩子买好吃的零食,或是买玩具,先把孩子哄听话了再说。对于父母来说,只能孩子听话了,目的就完成了,事情也就结束了。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自己听话是为得到零食或是玩具,只有吃到零食或是收到玩具了,事情才能够算结束。所以我们有时候会看到,孩子总是会主动追问父母“上次你说要买的零食买了吗?”。可见,父母说过的话,孩子都是记在了心里。因此,如果父母经常对孩子说话不算话,孩子会对父母感到失望,不再信任父母。同时,孩子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父母这种说话不算话的处理问题的方式。显然对这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是有影响。
“家长”就像是一份职业,每一个从事这份职业的人,都需要学习与职业相关的理论和技能,不断地提升自己,才能成为一位合格的职业人,一位合格的家长。
本文属于天音心理咨询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助理申请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相关内容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