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蒂西娅,这是一个18岁女孩的名字,而她的生命永远停留在了18岁。2011年1月18日,法国西部的波尔尼克发生了一桩轰动全法国的奸杀案,年仅18岁的少女蕾蒂西娅(Laëtitia Perrais)在离家门口50米的大道上被绑架,随后凶手将她肢解后,弃尸在相距50公里的两个池塘中。
这件事情本来会像其他奸杀案一样,随着时间慢慢被遗忘在人们的记忆里。当时的法国总裁抓住了这个关注点,让无数的新闻媒体竞相报道这件事情。蕾蒂西娅就像是被翻了一遍又一遍的咸鱼,被人们评头论足。
还记得很久之前看到的一则公益广告,世界在请求每一位父亲,不要讲黄色的粗口当做家常便饭,不要辱骂别人是“婊子”,因为他的一举一动,有可能会养成一个伤害他女儿的人。每一个人都可能是凶手的帮凶,作为受害者所受到的关注,竟然比施害者收到的关注还要多。网络上不可控制的语言暴力,我们不是帮凶,那又是什么呢?
语言暴力,对受害者的不理解,无论是哪一个,对于受害者都是一种无形的伤害。
“这个女孩打扮暴露,行为放荡,活该被强奸。”
“她肯定和谁谈恋爱了,自己不矜持,活该!”
对于女性打扮漂亮以及和人正常的产生恋爱关系似乎已经被剥夺的样子。有人说女人就应该把全身都包裹住,只留眼睛。但是在这样的国家里,女性受到侵害的机率远远大于开放的国家。
所有女性被侵害的原因并不在女孩,而在于国家对于女性权利的重视以及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是否正确。
在蕾蒂西娅的案子中,凶手托尼梅隆出生在一个充满暴力和强奸的家庭,他的母亲是被自己的亲生父亲强奸剩下了托尼同母异父的哥哥,托尼的爸爸酗酒有家暴的行为,并且对他的姐姐有不轨的行为。
两个破碎的家庭,两个同样遭受暴力的孩子,其中一个却化身了野兽,撕碎了他的同伴。这是教育的不同,也是呵护的不同。
做个合格的“不语者”,让网络暴力不再是常态,别让你的孩子成为网络暴力中的一员!
本文属于天音心理咨询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助理申请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相关内容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