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宝宝三岁,这两天宝宝感冒咳嗽,不得不又去医院,去了医院必定要抽血化验,检查血常规看看是病毒引起的还是细菌引起的。宝宝来了几次医院都做过血常规,血常规只要扎一下手指就好,可是那天到了扎手指的地方宝宝就直接坐在地上,不想抽血了。我诱骗宝宝,妈妈扎手指你来看看就好,宝宝起来看着我,但不敢往前更多,我一把抱住宝宝,婆婆也一起抓住宝宝,如果不是这样的配合,我一个人还真的很难抓住她,宝宝反抗的力气太大了。不一会医生给宝宝扎完血了,可是宝宝依然哭,不停的说不想扎手指,负面情绪依然在,仿佛诉说这辈子不想再扎手指了。
当时我告诉宝宝现在已经扎完了,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不疼了,可不可以不哭啊?宝宝一听也对,已经扎完了,就不哭了。
事后想起这个事情觉得挺好玩的,为什么宝宝会有这样的表现呢?一开始我诱骗她是不对的,后面没有道歉,可能是生这个气。另一方面可能是预想的恐惧让宝宝开始退缩,即使扎完了那种恐惧感并没有消失,所以扎完了以后还是会哭泣。
这个事情给我最大的感触是过去的痛苦记忆不干扰美好的现在该多好啊。痛苦属于过去,而当下是没有痛苦的,未来是未知的,面对当下的美好时光不断响起过去的痛苦事情,显然是浪费了现在的大好时光。
可是人的经验和记忆会左右当下的判断,宝宝被扎手指几次后那个痛的记忆就在扎针前的几分钟内马上唤醒,产生了害怕恐惧,知道自己即将要受到痛苦,这种经验导致的预感让宝宝在没有被扎手指之前就开始痛苦了。趋利避害的角度通过经验有了预判的能力,失败和痛苦的经验让我们找到能让自己舒适的方法。可是当下没有被扎针和已经扎完针以后这种负面情绪一直在干扰没有扎针的时光时,就放大了这个痛苦,对自己其实没有什么好处。
然而像宝宝被扎针一样,很多人的时空也是错位和冲突的。比如祥林嫂就一直重复“我真傻,真的。”这样的话,情绪一直沉浸在过去的悲伤当中。祥林嫂确实经历了非常痛苦的负性事件,不断地反复这样的悲伤话语时也是宣泄情绪的一种出口,可是不断地反复这样的负面情绪,不仅对自己没有好处,听的周围的人都厌烦了最后带给祥林嫂是二次伤害。最后讥讽的人们和鄙夷的目光都如锋利的尖刃割刺着这个无知无助的祥林嫂,不是人们突然变坏了,而是她不断地让自己成为负面情绪的释放者,听众实在无法做祥林嫂的情绪垃圾桶了。
人天生有一套自我防御机制,其中隔离、逃避和否认等机制会帮助我们面对当下无法面对的痛苦事情,自动启动这样的防御机制时即使经历痛苦事件,防御机制保护我们不被负面事情完全打败。当有能力面对这个事情的时候这件负面事情再次浮出水面被整理和清理。
比如一个人失恋了,极度痛苦以后离开那座伤心的城市,到了新的城市开始新的生活和工作,虽然这个事情带来的痛苦依然在,但是通过隔离的方式让自己有了新的目标和追求,在未来的新的城市中遇到新的心仪人士时,通过下一段成功的恋爱又治愈了过去的痛苦,当自己获得了幸福以后回忆往事失恋的痛苦已经不算什么了,到时就会有能力去释怀。大多数人就是这样调整自己的痛苦。
如果这位失恋痛苦至极的人无法离开当前的城市、无法离开原有的生活和工作圈子,每天不得不面对失恋的对象,还看着对方重获新欢甜蜜时,失恋的痛苦不断地升级,最后产生复仇想要杀了对方的念头也是情有可原。
没有人喜欢面对痛苦,可是总是会遇到一些挫折不得不面对痛苦,那么面对痛苦该如何应对,才能让痛苦事件的影响减少到最小呢?
最有勇气的表现就是直面痛苦,体验和感受痛苦,然后当痛苦结束时就忘掉这个痛苦,享受接下来没有痛苦的日子。拿宝宝扎手指的事情做比喻时,虽然预感到扎手指会疼,但是医生的针扎进去之前其实是不痛的。只有当扎手指的一瞬间会有痛感,之后又是安全的,已经扎完了,按压五分钟以后伤口很快会愈合并完好如初。挺过了痛苦宝宝是勇敢和坚强的,现在开始不需要再担心害怕再扎针了,痛苦留在过去,开始享受当下的美好。
如果不能有足够的勇气直面痛苦时,至少不能对痛苦事件一直念念不忘反复诉说,这样会放大痛苦。当自己觉察到自己不断地沉浸在其中时,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防止自己不断地陷入困境。可是如果你发现自己因为突发负面事情,无法自我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时,就需要外界的帮助,比如亲朋好友。当朋友的安慰也不能让自己走出困境时,建议找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比如天音深圳心理咨询中心的杨洋老师,专业心理辅导能让人们及时时走出痛苦阴影。
如果面对痛苦无法自我调整,也不积极主动获得外界帮助时,时间越长越容易演变为抑郁症或其他心理疾病,拖的时间越长越难治愈,负面心境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越大,务必及时拿出勇气及时求助。
本文属于天音心理咨询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助理申请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相关内容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