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是一个朝阳行业,心理咨询师也是一个充满前景的职业。即使社会正在大力推广和普及心理知识,但很多人对心理咨询仍然是一知半解。不了解心理学的人觉得心理咨询没有用,而不了解心理咨询师职业的人觉得这一职业只要懂得聊天就可以。然而,心理学很简单,但心理咨询并没有想像中那么简单。这和心理咨询师的个人成长有很大的关系。
很多人都知道心理咨询师一定要保持中立客观的态度。假设无法做到这一点,求助者很容易就会感受到咨询师的主观,这种主观会让求助者觉得咨询师是在说教自己,评价自己,导致的结果就是求助者不信任咨询师,咨询很快就会结束。因此,咨询师是否足够中立客观并不是由自己说了算。那么,我们是否有思考过,如何证明自己的态度是中立客观的呢?这就需要咨询师熟练掌握自我觉察能力。
心理咨询师的自我觉察是一个很重要,很基本的能力。咨询过程中的自我觉察,除了觉察情绪之外,还有语言,语气,神态等等。如果咨询师不能觉察到自己的情绪,那么就会很容易代入到求助者的故事里。这种状态就像我们在看一部感人的电影,或是看一些暴徒行凶的场面一样,我们会被触动到,会哭,会愤怒。这些反应在生活中出现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是在咨询过程中,它应该被避免。再比如说,当观察到来访者轻微地皱眉或是深呼吸憋气,咨询师是否能在第一时间觉察到自己刚刚某句话或是某个动作引起了来访者的不舒服。然而,很多人只是简单地认为只要开导来访者看开问题就好,并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或是不重视这些能力。
在自我觉察的训练中,心理咨询师需要学会自我评估,也就是正确地评估自己的能力。在很多新手咨询师中,有的人容易紧张,有的人则“自信”在自己的咨询过程中从来没有遇到过任何困难。这样的“自信”其实很容易令人担心,因为即使经验再丰富的心理咨询师,也没有说过咨询中从来没有遇到过困难,更何况是新手呢。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之一可能是新手咨询师对“接纳”概念的认知有关系。
“接纳”是心理咨询过程中重要的一点,只有在接纳的前提上,咨询师才能帮助到求助。比如说求助者是一位同性恋,如果咨询师自己不认同同性恋,不接纳这样的来访者,那么咨询就无从谈起。而在自我评估中,假设咨询师用“接纳”来理解来访者的对咨询过程和咨询效果的反馈时,换句话,假设咨询师认为来访者对咨询过程和效果的不满意,是来访者自己的问题,那么咨询师将无法从每次咨询个案中总结经验,提升自己。因为咨询师“接纳”了求助者的所有问题,包括对咨询师本人的不信任,对咨询效果的质疑,这些问题都将被看做是来访者的问题,而与咨询师无关。这对咨询师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心理咨询师是一个助人自助的职业,在助人之前,必定要先助自己。假设说咨询师自己的婆媳关系都处理不好,那么如何帮助别人去咨询婆媳关系问题;假设说咨询师自己的情绪都调节不好,那么如何帮助别人去调节情绪。当然,心理咨询师不需要亲身经历过求助者的事件才能有发言权,因为心理咨询师处理的是求助者的内心困惑和障碍,不是现实问题。换位思考,感同身受这是可能做到的。而这样的能力通过书本和听课无法掌握。只有通过自我成长,承认自己的不足,面对自己过去的创伤,处理自己未完成的事件,最终才有可能进行真正地心理咨询。
本文属于天音心理咨询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助理申请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相关内容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