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求助者因夫妻关系不好、经常吵架而向我们求助。这位女士为26岁、女婿32岁。无小孩。最近常常与丈夫吵架,母亲也参与其中,并不时给女儿出主意,甚至讨论离婚。父亲则经常睡觉,父亲对女儿和女婿比较放松。天音心理咨询中心接过不少类似这样的案例。
这个案例中我们发现这位女士夫妻关系不好、经常吵架是一个婚姻家庭系统的问题。现在很多小夫妻都是与父母同住,家庭成员之间的摩擦也是不断地攀升,这样的时候其实需要做心理咨询或者找婚姻家庭治疗师了。
那心理咨询师和婚姻家庭治疗师有什么区别呢?
心理咨询师的范围更大,婚姻家庭治疗师会的只是众多心理咨询技术之一的婚姻家庭治疗疗法而已。所以如果个人和婚姻出现问题最好还是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解决。
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婚姻家庭治疗疗法吧。
家庭治疗经由任何形式的语言、互动等治疗行动而致使家庭有所改变。其目的在于消除症状,使家庭成员更加分化、更加自由地完成个人及家庭整体发展的阶段任务。
从个人心理成长的角度一个人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其实很多问题的来源来自家庭,所以婚姻家庭疗法的角度,咨询师会将治疗的重心放在家庭 ,调整家人关系,而不是仅仅治疗个人的精神症状。
家庭系统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是系统作为有织织的整体而运转,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家庭系统的稳定与成长中家庭代表了一种复杂的关系系统,其中因果关系是循环的、多维的。子系统执行特定的家庭功能。尤其重要的是夫妇、抚养及兄弟姐妹子系统。界限有助于分清系统,以及分清总系统内的子系统。它们的清晰性和可渗透性比成员组成对家庭功能更有意义。
所以一个人自我成长和自我探索的时候分析起来离不开家庭的系统的对个人的影响。“心理动力取向”婚姻家庭指导治疗,将所有治疗的焦点放在“个人”。而“家庭系统取向” 婚姻家庭指导治疗,将焦点放在整个“家庭系统”。
实际心理咨询过程中,要一个家庭全家人坐在一起,是很不容易的事。要求平日比较有权威的家中成员放下自己的尊严与其它家人平起平坐,共同接受专业人士的治疗,相当困难。这对做家庭治疗的心理咨询师而言需要很好的体力、知识、人际关系技巧,更需妥善的训练和督导。
国内对婚姻家庭治疗不是很了解,其实家庭治疗起源是很早的。
1950年以前,由佛洛伊德而艾克曼、阿德勒、苏利文促成。
1950年代,由心理辅导和精神治疗发展出家庭指导治疗的基础理论和技巧。
1960年代,家庭指导治疗理论在美国获得巨大发展。
1970年代,家庭指导治疗侧重技巧方面的发展,出现多元化疗法。
1980年代,是家庭指导治疗快速成长与专业化的时期。
1990年代,是家庭指导治疗的整合与团结的时期。
家庭治疗基本流派也是多种多样的。
1.系统家庭疗法——梅利鲍文
2.体验疗法——萨提亚
3.结构家庭疗法——米纽琴
4.叙事治疗等后现代家庭疗法——怀特
5.策略家庭疗法——贝特森、杰克逊
6.客体关系疗法(精神分析)——斯卡夫夫妇
7.认知行为家庭疗法——艾利斯、贝克
8.情绪聚焦疗法——格林伯格
当婚姻家庭关系、夫妻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其实可以有很多种方法,同样的婚姻家庭治疗也可以有多重多样的方法。其实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也会用到很多技术和方法,目的就是快速的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让来访者的利益最大化。专业心理咨询师需要学习非常多的心理咨询理论知识和实操技术,对于心理咨询初学者而言会觉得特别迷茫,如果想学心理咨询师或者想做婚姻家庭治疗的话可以了解一下2018天音心理咨询师实战技术第二期培训班,我们课程中都是精选了最好用的最实用的技术,根据个人的学习和领悟能力,还有专家老师的督导体系做后盾,9个月到1年可迅速成长为心理咨询师。
本文属于天音心理咨询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助理并标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