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初一些自媒体平台发布王凤雅小朋友的事件开始,网友们认为父母在利用自己女儿进行“诈捐”,没有把善款用来治疗女儿,是在“虐待”、“弃疗”,各种质疑声和不友好的声音满天飞,给原本已经困难重重的家庭增加了更大的压力。然而,随着各种真实证据,真实事件参与者声音的出现,事情反转了。在大量真实证据证明王凤雅的家长并没有放弃孩子的治疗,也没有所谓的诈捐事实前,网友们开始道歉并思考各自存在的问题。
这样的反转事件我们不是第一次遇到,有些是正义迟到的反转,有些是报应迟到的反转。这样的反转意味着真相大白,告诉我们正义不会迟到,鼓励我们去探寻真相。然而,我们除了从反转中看到事情真相的喜悦外,也有一个问题要思考:为什么很多事情都要反转才能看到结果?是不是一开始人们无意识地给它设定了一个和事实相反的结果,然后等待着反转呢?
在这个自媒体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网络上,很多人很容易被“大众化”。也许我们对于一件事情有自己的看法,然而当看到网友们讲到我们自己未曾想到过的观点和疑惑后,我们就开始被迷惑,觉得别人说的“有道理”,开始顺着“有道理”的方向去思考,甚至未经考究地去批判,忘记了其实我们都不是知道真相的人。我们能做且应该做的是,在真相未明之前,始终保持理性分析去看待事情。
相信每个人想看到的都是事情的真相,而非在“批斗”过程中享受的快感。网络世界的力量可以促使事情真相尽快地出现。然而,真相的出现不一定要通过反转来实现。反转意味着我们给真相设定了一个相反的结果,这个结果可能会给当事人产生无法挽回的伤害,而这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因此,理性看待事情就显得非常重要。
因为网络只能用文字传递信息,它少了语气和语调,但文字信息中的态度是可以被感受到的。而当事人感受到的态度又和其本身当下的情绪也关系。也许我们在评论区评论一件事情时,是抱着中立客观的态度,但也许我们每一个疑问,每一个猜测都是在给当事人造成心理压力和负担。在不确定你是否可以传递中立客观的态度之前,请用尊敬的称呼,尊重的词汇和礼貌的句式去表达自己的疑问。这是我们更改看待事情,表达观点的最好方法。
本文属于天音心理咨询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助理申请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