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是除了家长之外,陪伴孩子最长时间的人。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到大学,老师对于孩子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他们可能会影响孩子未来的职业,也能够影响孩子长大以后的处理方法的性格。一个老师是否能够正确管理和教育孩子,已经成为每一名老师都在苦恼的事情。而作为老师,所用的教育方法却不能够和家长一样。近日,山东有一名学生上课睡觉,班主任用调皮的方式把他叫醒了,这件事情不但没有引起同学们的不喜,还让睡觉的同学在玩笑中觉察到了自己的错误的行为,是一件值得老师们学习的事情。
说起老师管理课堂纪律的事情,从前初中的英语老师让我们印象十分的深刻。有一回我们有一位同学在他的英语课上戴着耳机听音乐,那时候有一个mp3很不容易,英语老师二话不说,突然之间就放下书本冲到了那位同学面前,桌子一扯就抢过了mp3就狠狠的扔在了地上。当时全班人都吓蒙了,就听见老师在那里咆哮着。
自从那件事情之后,我们所有人都很害怕英语老师,他布置作业也是毫不留情的。我们的班长在私底下说:“以后我一定要当老师,做他女儿的老师,然后布置很多作业,让她做到哭。”当时的戏言,其实在这时候看起来就是学生对于老师的不满而发出的感叹。在这个孩子不能打不能罚的时代,如何成为一个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呢?
1、 正确了解孩子的情绪
作为一名老师,需要能够观察到孩子的情绪,针对这样的情绪,做出正确的处理方法。如果两个孩子吵架了,作为老师,应该能够了解到两个孩子的情绪状态是怎么样的,让他们能够冷静下来,将事情的始末和你说,公平的处理这件事情。
2、 和孩子做“好朋友”
我从前有些老师就仗着自己年纪大,有时候对我们说话的语气是毫不留情的,就像是长辈和小辈说话的那种阶级的感受,特别的让人觉得不舒服。他们只是把学生当做了一个需要教育的小辈,不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看事情。很容易做出让学生不服气的事情。像是山东的这一名班主任,他说到:“我们要在上课的时候是老师,在下课我就是你们的大哥哥。”和学生亦师亦友,也能够让孩子更加能够理解和服从老师给予的建议和教育。
我还记得我选修课上的老师说道:“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孩子在小的时候都是一张白纸,如果能够正确的指导孩子,“坏孩子”也能够变成“好孩子”!
本文属于天音心理咨询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助理并标明出处,谢谢。
相关内容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