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感觉很困惑,孩子经常情绪失控,莫名其妙地让人无法理解的小事就可以让他们失去理智,而大人很难真正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理解,那这个时候到底怎么回应比较好呢?天音心理咨询师给大家分享一个好的办法:经历分享法。
比如,孩子闷闷不乐地告诉你,他再也不想去上学了,因为好朋友小米把他的玩具弄坏了还不道歉,他自己说着说着哇哇大哭,家长怎么哄就不听。这个时候不妨抱抱孩子,让孩子有共情的感受:“哦,现在觉得很伤心还很生气,你愿意告诉我发生什么事情了吗?”在孩子的倾诉中认真倾听,询问孩子具体的感受,帮助修复心情,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
为什么经历分享法会有效果呢?因为经历分享是在重建孩子的认知,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帮助孩子理解他自己所经历的事情,更好地体验当时的情绪,并且找到合适的办法来解决那些问题。这个在心理咨询中的叙事疗法是有些类似的。
孩子需要的往往是理清事情经过,尤其是在他们体验那强烈的情感的时候,自己大脑是混乱的,被情绪控制而无法真正看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这个时候是需要有人来帮助他们,让他们能够处理自己的感情。经历分享,或者说讲自己的故事,就是在整合他们的认知和现实。
那如何引导孩子复述和分享故事呢?
首先,如果孩子不愿意说出经历,也许是还没准备好,也许是不足够信任你,我们当然要尊重他们的意愿让他们自己决定什么时候说,怎么说,如果强迫他们说出来,只非事得其反。大人不妨也问问自己,如果是自己想要独处不想说话的时候,别人逼着你有用吗,是不是只会让自己更反感?相反,如果这个时候有人温柔得支持我们的决定,我们是不是也会觉得舒坦很多?我们所需要的,也是孩子所需要的。我们可以温柔地鼓励他们,自己开个头,然后请孩子来补充细节。如果孩子还是不感兴趣,要给他们时间,以后再谈论。
家长有策略地用这种方式来和孩子沟通,孩子就会给你好的反馈,前提是你和孩子当时都有好的心情。比起一本正经地和孩子分享讨论,一边干别的事情一边跟孩子谈话效果会更好,比如在搭积木玩卡片或者骑车的时候,孩子更愿意分享和讨论。
如果孩子只是单纯不想说话,或者一些年龄较小的孩子不能很好表达完整的时候,可以采取其他办法,比如让他把这件事画出来或者写下来。
如果是因为孩子不愿意跟你谈,就鼓励他跟别人谈,朋友、其他成年人甚至兄弟姐妹都是很好的倾听者。
通过经历分享可以帮助孩子理清混乱的情绪,明白到底发什么了什么事情,并且家长可以在谈论中引导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你对于孩子的教养还有很多疑问,不妨咨询我们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师。
本文属于天音心理咨询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助理申请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相关内容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