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青春期的孩子做什么事情,家长们都很容易感觉到孩子比以往更加地情绪化,有时候孩子垂头丧气,做事情没有动力,有时候又兴高采烈,做事情充满干劲。然而,更令人头痛的是,很多家长不喜欢孩子的情绪化,原因就是情绪化的孩子“没大没小”,“不听话”等等。那么,面对青春期孩子的情绪化问题,家长们能怎么办呢?
1、知道青春期孩子的特点。情绪化是青春期孩子的一个特点,而之所以会有这个特点,是因为孩子的身体正处于快速成长的时期,身体内产生的大量荷尔蒙一方面会影响情绪,一方面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不再是只听父母命令行事的小孩子。这些身体和心理和想法的变化,会使他们对父母的“控制”很敏感,这是正常的表现。家长们只要明白孩子为什么会有“情绪化”,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就能更好地去理解孩子的情绪化的言行,而不会孩子一有情绪化,家长也跟着情绪化,那亲子关系肯定无法往好的方面发展。
2、要求孩子理解家长之前,家长可以先试着去理解孩子。有些家长可以会抱怨孩子“我给你这么好的条件,有得吃有得睡,让你上学是为了你的未来着想,不想你以后找不到好工作,生活艰苦”。家长们苦口婆心地教育,其实都可以翻译成“孩子你要理解父母的苦心”。大家可以回忆一下是不是这样。如果在亲子沟通中,家长一直都是暗示或明示孩子要理解家长的苦心,那么请一定要尝试调换一下,家长先去理解孩子的苦心。
我们都知道孩子情绪化,那么到底是什么情绪呢?家长们是否有想过这个问题呢?其实,青春期孩子身体的快速成长,以及在同学群体中的融入如何,都会使他们产生或是焦虑,或是恐惧,或是委屈,或是无助的情绪。这些情绪他们不知道怎么排解,也不敢向家长诉说,原因就是家长们从来没有“理解”过他们的情绪,甚至是“无视”他们的这些情绪,认为孩子有这些情绪是“太闲”导致的,或是孩子自己内心不强大的导致的,要求孩子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就可以了。家长们的这种不理解,正是孩子不愿意与父母说真心话的原因。
3、知道孩子为什么有情绪化,以及去理解孩子是有什么样的情绪,接下来才是到了沟通的步骤。家长们要在沟通中多说出一些孩子的感受,多说出一些孩子的情绪,只要你说对了孩子的情绪,说到了孩子的心坎里面去,孩子就会觉得家长真的理解他。接下来,孩子才愿意与家长好好说话。当孩子袒露心声的时候,家长同样需要以理解和接纳的心态去接受孩子的一切不成熟的想法,允许孩子不成熟想法的存在,不要批评或评价,只需要接纳就可以,然后家长再提出自己的想法,供孩子参考选择。参考选择这个很重要,而不是强迫孩子接受大人的想法和建议。其实只要做到这一步,我们就会发现,孩子的情绪化会神奇地消失了。
青春期孩子有情绪化的言行是正常的,如果这个时期家长能够和孩子打好关系,那么以后孩子和家长的关系会更加无话不话,亲子关系会更加和谐稳固。如果你还不清楚如何与孩子打好关系,可以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和心理咨询师一起探讨,这将会使你事半功倍。
本文属于天音心理咨询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助理申请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相关内容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