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每个人天生也都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安慰就是最简单的助人方法之一。然而,你的安慰真的安慰到了吗?
当我们在安慰别人的时候,我们的感觉会很敏锐,别人是否听进去我们的安慰和建议?我们很容易就可以觉察到。是否开始着急“为什么你就是不听我的,你听我的就好了”;是否开始感到挫败“不管怎么说都没有用,我也没有办法帮助TA了”。如果你有类似这样的感觉,或许重新认识一下“安慰”原来可以是怎么样的,这对我们能够安慰到别人会很有帮助。
首先,安慰尽量避免讲各种大道理。道理是智者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悟得来的精华,但它并非是解决人们问题的万能解药。道理是意识层面上可以接收得到的内容,而安慰别人,我们往往需要走进别人的内心里面。所以,有可能在安慰别人的时候,我们说了很多大道理,但没有一点能够说到对方心坎里面去的时候,安慰就无法发挥作用。
当一个人沉浸在自己情绪中的时候,我们告诉TA“伤心改不了结果”,“冲动是魔鬼”等等内容,并不能让TA不伤心,或是不生气,不冲动,有时候表达不当也会被别人觉得我们是在说废话。但如果我们不去说太多,不去“安慰”TA,而是去肯定TA,那结果可能会更好。
当道理无法安慰到一个人的时候,那么陪伴可能就会有更好的效果。每个人都会有倾诉的愿望,尤其是在自己心情不好,需要有人陪伴的时候。就像一个人孤单久了就会渴望有人陪伴一样。所以,认真的倾听也是安慰别人的方法之一。最简单的回应还是给予肯定和理解。
很多时候,别人需要的安慰就是陪伴。讲太多的道理,难免会夹杂着一些含有评价和说教意味的内容,当我们发现别人开始不耐心,试图结束我们给予的安慰时,小心你没有安慰到别人,反而“刺碰”到别人的伤口,这是相当糟糕的一种情况。
如果实在憋不住想要安慰点什么内容的话,建议可以从鼓励与理解开始做起。这是中国社会普通存在的一种情况,中国人的含蓄,谦虚,使我们缺少了太多的肯定和鼓励。需要注意的一内容是,鼓励与支持并非要求我们把不好的内容说成好的,把不该支持的地方变成支持。安慰者自己要清楚地知道,倘或别人能够开心快乐的生活,有谁不愿意呢?正是因为如此,安慰别人时我们尽量不做评价,不去说教,我们要去寻找并肯定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并肯定它。
让一个人释放情绪和得到能量的方法有很多,看似简单的安慰,其实里面有很多需要我们学习和知道的内容。只有不断地充实我们自己,才有可能真正地帮助到别人 。
本文属于天音心理咨询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助理申请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相关内容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