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发现四岁的孩子在外随地小便,妈妈一边打他一边教训他:“你不可以这样做,你看你跟个野孩子一样,想尿尿要到家里来。现在回家,罚你三天不可以出去玩!”三天后,妈妈收到其他家长的投诉,说孩子又在外尿尿了,爸爸把孩子也打了一顿。可是孩子在外随地小便的行为并没有改变。
很明显,惩罚并没有改变孩子,反而给孩子这个行为增加了“燃料”,他开始关注的是怎么样做不被抓到,而不是改变自己的行为。家长其实没有必要针锋相对,这样只会让问题更糟糕。
聪明妈妈的做法会是把孩子叫回家,也不用教训和讲道理,只是把他领回家,让他在家里小便,既然孩子还不清楚公共场合应该怎么做的时候。这样孩子就会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对。
我们越是着急纠正孩子的“坏”习惯,就越有可能让这个习惯更严重。诸如此类的还有孩子们各种形式的性游戏、尿床、吸允手指、咬指甲等等。其实这些行为和其他行为并没有什么区别,并没有更坏。孩子们这样做,只是为了满足他们潜意识中的一些目的,只是大人觉得这些行为背后隐藏着严重的问题和危险,处理的时候总是想着要“降低、减弱、消除”。
当孩子发现自己的行为和习惯让孩子感觉很困扰的时候,他就像拥有了一个和家长对抗的“强大武器”,用来继续满足自己的需求,或许是获得关注,或许是权利对抗。
有个三岁的女孩子,喜欢吮吸手指,这其实孩子单纯的生理乐趣,说明孩子还没找到更有建设性的与身体共处的方法,如果我们试图阻止孩子那样做,那孩子就会本能地更加保护这个乐趣,用这种方式避免这个乐趣“被拿走”。我们最好忽视这样的行为习惯,用间接的方式解决,比图激发孩子的其他兴趣,增加孩子喜欢的户外活动等,通过正面的方式让孩子满足。
孩子的很多行为本身都不是问题,它只是一个表象,责骂和打一顿都可能无济于事,反而会成为孩子“坏”行为的燃料,孩子会更想做坏事,来打败父母增加自己的权利感。孩子知道是非对错,但是仍旧还是想去做,那只能说明这件事能给他带来想要的结果,所以直到我们找到真正的原因,孩子才可能改变。
比如孩子说谎或者偷东西的时候,如果孩子并不介意我们发现他说谎或偷盗,那基本可以判定他是想得到我们的关注。如果孩子竭力否认,那我们基本可以确定他是展现自己的权利。孩子可能是觉得,他有权得到任何他想要的,不管是用什么方式。说谎和偷盗都是潜意识里想要反抗的表现。当我们发现的时候,不需要大惊小怪,我们可以不被这样的行为影响,以平常心对待就可以了。
孩子的行为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在生活中用正面积极的事情和及时的鼓励来继续向前,这个过程家长可能会挫败,但是不管怎么样,孩子对于我们正面行为一定会愿意回应。家长需要对孩子对自己都更有信心。当我们放松下来,也许孩子的问题就不再是大问题了。
现在都是科学育儿的时代,家长们遇到问题不仅可以百度,还可以找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找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辅导孩子心理。
相关内容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