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亲密关系中,沟通方式往往决定了沟通质量。有时候,我们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却发现对方一直在敷衍应对,甚至是反感和抗拒。那么,如何让自己的表达更容易被对方接受呢?一个简单但有效的沟通技巧就是:把“我想要”换成“我需要”。
比如,你可能会对伴侣抱怨:“我想要你多照顾家里的事情和孩子” 可以翻译成:“我需要你帮我照顾孩子,因为我感到很疲惫”。再比如,你在一段关系中付出很多,渴望得到对方更多的陪伴。你可能会说:“我想要你一直在我身边”。这句话可以翻译成:“我需要你多陪陪我,因为我害怕失去你。”
为什么把“我想要”换成“我需要”,能够让沟通变得更有效呢?这是因为当你说“我想要”的时候,你虽然表达的是自己的诉求,但对方听起来可能更像是命令或要求,容易感到有压力。而当你说“我需要”时,关注点会放在自身的感受和需求上,而不是对对方的要求。这种表达方式更温和、更真诚。对方听到的就不再是“你必须做什么”,而是听到了你的感受和需求,从而激发起内心的理解与共情,变得更愿意回应你的需求。
我们不妨再试着对比这两组表达:“我想要你帮我做家务” 和 “我需要你帮我做家务,因为我一个人做会很累”。 你是不是能感觉到两者的微妙不同?前者可能让对方觉得是在被命令,而后者则更能让对方产生共情,愿意主动提供帮助。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都希望被对方理解、支持,而好的沟通方式能够让彼此更容易建立这种连接。尝试调整表达方式,把“我想要”换成“我需要”,你会发现,不仅沟通更顺畅了,彼此的关系也更加亲密了。
相关内容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