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高温黄色预警频繁,尽管天气这么热,公园里的相亲角还是人头攒动,好不热闹。父母们拿着自家小孩的履历表,观望着,介绍着,攀谈着,总盼着能在这里为自己的子女找到好归宿。对比起往日的相亲介绍,没有媒人婆做中间,这种交流和表达显得更加简单粗暴。
比起少男少女们期盼着找到白富美,高富帅,希望一纸婚约让自己进入人生巅峰,公园相亲角更像是父母为自己儿女在寻找门当户对的伴侣。
抛弃旧时代的封建,门当户对的相亲在今天还有没有价值和意义?
年轻男女比起传统的相亲,更乐于自由恋爱。女孩子总是梦想着自己有一天能灰姑娘变公主,找到迎娶自己的高富帅。从社会交换理论来分析,人在社会交往的时候总是希望能够获得最大报酬,希望的自己的每一次社交都能带来最大的价值。因此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希望与比自己更好条件的异性交往,喜欢高富帅、白富美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就像原始时期的人类,女性为了给自己的后代创造更好地条件总是希望寻找社会地位更高的男性,那样他们会给自己的家庭带来更加稳定和富足的生活。而作为男性,更多地是考虑自己后代的基因是否优良,因此他们会偏向于找体格更加丰腴、外形更加年轻美丽的女子作为择偶对象。虽然社会在不断发展,但是这种群体潜意识还是被保留下来。这也给了很多毒鸡汤博主Ayawawa, 宣扬自己观念的理论基础。
但是真的很努力地改变自己,讨好男性就能获得自己的理想婚姻吗?
其实未必,社会交换理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平均原则,人们希望建立一直公平关系,一种均等的价值。
门当户对,就给人一种双人价值均等的感觉,所以为什么门当户对的婚姻在过去一直受推崇。是因为大家觉得这种婚姻关系更加公平,互不占便宜。
那很多人就会说,这种因为相亲,因为门当户对在一起的婚姻是没有感情的,是没有爱情的。诚然,很多人因为相亲走进婚姻殿堂是没有经过那种所谓的轰轰烈烈的爱情。更多的是看重对方的条件和家庭环境。
但是研究显示,爱情不是维持婚姻幸福的唯一保证。米勒(Rowland Miller)教授在《亲密关系》中指出,自由恋爱下的婚姻,和包办婚姻比较,前五年的婚姻满意度,前者高于后者。但差距不断缩小,且在第五年之后,包办婚姻的配偶们,他们的婚姻满意度仍有上升空间,并超过自由恋爱结婚的夫妻。
相反地,从结婚第五年开始,自由恋爱结婚的夫妻,满意度下滑速度很高,到第十年几乎达到谷底。假设婚姻双方育有儿女,往往孩子在小学阶段,可能迎来离婚的高峰期。
所以不见得,门当户对式的相亲婚姻一定不会幸福。
最近关于婚姻,有一种说法备受推崇,结婚不一定要找很有钱的,但是一定找三观吻合的人结婚。在我看来,三观吻合多多少少门当户对的一种反映,因为三观合,说明大家在精神交流层面是没有障碍的,是相互吸引的,而什么塑造了彼此的三观,跟生长环境和社会阅历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以精神相交,物质层面差距不会太大,但是以物质相交,精神就保不准能不能相融。
最后,无论是自由恋爱而在一起组成家庭,还是门当户对的包办婚姻,想要收获美满的幸福,不可能靠一纸婚约来锁定,都需要用爱来经营。
本文属于天音心理咨询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助理并标明出处,谢谢。
相关内容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