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遇到过或是听说过这样的对话:“在吗?”,“嗯,在的”;“可以认识一下吗?”,“可以”;“你在做什么呢?”,“没什么”;“你太难沟通了”,“哦?” ……
这像不像是当我们遇到了一位心仪的对象,加了对方的联络方式之后,刚刚开始沟通的场景呢?很多时候,这样的沟通很可能意味着我们的爱情还未开始就已经失败。到底是哪里出了错呢?
为什么才开始沟通了几句话,两个人就会出现“矛盾”。主动追求的人可能因为没有得到热情的回应,心里感到不舒服,会认为对方“太高冷”,“不尊重人”;被追求的人因为被随意评价而生气,会认为对方的问候太无趣和无新意,自己能够耐心回复已经很不错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合理的理由为自己声辩,只是自己合理的理由很难被对方接受。仔细体会和思考会发现,“理由”无法为这个话题找到结论,它只会制做出对立,试图把另一方打压下去,证明我是对的,你是错的。因此,我们很难通过“理由”去看清楚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我们需要看到“理由”背后的东西,比如说“感受”,“可能性”和“应对方法”。
抛开理由谈感受,我们就会听到不一样的回应。比如说“我感受到我们的聊天氛围很枯燥,我想努力让我们的聊天氛围更加轻松愉快一些”或许还可以询问对方关于此的建议。或者说“每个人都问我同样的问题,我感觉自己像复读机一样,心好累啊”,这样调侃也可以很好地表达出我们的想法。当我们不知道如何说出自己感受的时候,有一个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在回应别人的时候,尝试着尽量避免使用“你”字。
如果只谈“理由”,很容易给别人贴上标签,也很容易忽略掉一些我们不知道的“可能性”。比如说当别人很“冷淡”地回复信息的时,面对陌生人,“冷淡”只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而已,也许真实的他(她)不是这样子。又或者,也许在和我们沟通的前一秒,别人正在被某种情绪困扰着,影响了当下的沟通,真实的他(她)不是这样子。
被贴上“高冷”与“太难沟通”的标签的人,如果只谈“理由”的话,也很容易忽略了一些“可能性”。很多人不愿意被评价为“高冷”或是“难沟通的人”,也不存在故意地“不平等”和“居高临下”的姿态,只是想等待了解更多关于这个人的信息之后,再做出判断和回应而已。
因此,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其实大家都只是在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沟通模式去了解一个人,如果幸运地碰到一个沟通在同一频道上的人,就很快可以聊起来。如果碰到沟通不在同一频道上的人,我们就很容易用自己的标准去给别人贴标签。因为还有另外一事实是,再历害的人,也无法通过短短几句对话去判断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本文属于天音心理咨询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助理申请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相关内容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