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录片《迎篮而上的女孩》中,还在上高中的女篮队员曹博怡,平时独立又开朗,但远方的父亲知道“看似不需要照顾,其实哪个女孩不渴望父母的关怀?” 出门在外的经历让许多正在打拼的异乡人产生了共鸣,表现出无坚不摧的样子仿佛成为了无数人的伪装。独立是好事,但过于独立也难免心生疲惫。
曹博怡是作为太小离开父母的例子之一,她表现得较为独立。而太小离开父母会给孩子造成两个比较极端的性子,一个是非常的独立、孤僻;另一个是极度的依赖他人。而这两者的共同点都在于,极度的不安全感。
孩子的依恋在婴儿期特殊情绪联结阶段,会对母亲产生特别的依恋,形成了专门的对母亲的情感联结。孩子会通过哭喊来寻求母亲的照顾,当照顾得到满足时,孩子会对母亲产生一对一的情感依恋,这种依恋关系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当这种依恋得到满足时,孩子就对外界建立了信任;当这种照顾没有得到满足时,孩子也会产生身心记忆,产生不安全依恋类型,也就是回避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的孩子,对父母情感淡漠,极少对父母不在身边表现不安,当与父母在一起时,他们也避免与父母的相互作用,不理睬父母与他们交往的表示。因为他们的感情需求没有得到父母的回应,因此尚未能很好地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他们对于他人都是比较淡漠的,因为在他们的生存记忆中,自己的需求是没有得到满足的,这种记忆促使他们被迫独立,他们对于外界的信任感很低,因此会更加独立自主,也更加孤僻。从小离开父母的孩子,有一部分是属于基本与父母断了联系,这种情况大部分会使得孩子产生更独立更孤僻淡漠的性格。
矛盾性依恋的孩子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爱抚。这是因为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不规律,时好时坏,因而孩子会因为父母这种不规律的态度,而变得患得患失。从小离开父母的孩子,如果面临父母时不时的关心,也会存在种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于依恋的需求不断增加,最终非常依赖他人。
太小离开父母的孩子在本质上内心都是缺少安全感的,他们失去了人生中在父母身边寻求安全感的重要阶段,即使表面上独立自主让人觉得省心,其内在也会存在诸多心理问题。因此,我们不建议让太小的孩子离开父母身边。
本文属于天音心理咨询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助理申请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相关内容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