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人民网报道:文旅部对《演出经纪人员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规定演出经纪人员:一、不得同时在两个以上单位从业;二、不得出租、出借演出经纪人员资格证;三、经纪人不得虚假宣传演出活动;四、不得为演员假唱、假演奏提供条件;五、不得有其他扰乱演出市场秩序的行为。
此规定一展示出来,众多网友纷纷称赞,其中第四条规定:不得为演员假唱、假演奏提供条件更是登上了微博热搜。不少网友表示演员之所以能够假唱,经纪人与主办方的沟通也占了很大部分因素,就该连经纪人一起管控!也有不少网友表示:什么时候不假唱成为了称赞歌手艺人的标准了,这不是他们的本职工作么?
确实,随着艺人一个又一个地被爆出黑历史,相对于品德问题,业务能力不行似乎已经是不足挂齿的小问题了。粉丝们更多地认为,自己的偶像人品道德没有出问题,没有涉及违法犯罪,就已经是一个好的偶像艺人了。
为什么粉丝们对艺人的容忍度逐渐提高,底线越来越低?
首先是,社会对比理论的作用,简单来说就是矮子群里拔高个。人们对于好坏是非存在一个心理标准,人们会区分不同类型标准的优先等级,例如人品道德评判优先于业务水平。单看一位艺人,大家或许会认为他算不上好艺人,业务水平不过关,平平无奇,但是当他与一个劣迹艺人进行比较,人们对于人品道德的评判容忍度低于业务水平,因此大家会认为劣迹艺人更十恶不赦,两者的比较衬托前者更为优秀。再者,娱乐圈混乱的环境影响下,突然出现一个没什么劣迹的艺人,会对比地更加珍惜,对其喜爱程度和容忍程度也会随之增加。
其次,是感觉阈限的降低。随着艺人一次又一次的黑历史被翻开,从最初的难以置信、震惊,到不断适应、接受娱乐圈艺人目前是比较混乱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练习效应。当大家习惯于“艺人都有黑历史”这个认知后,对于艺人的期待值也会随着降低,对其容忍度也会随之增加,人们常常会利用类似于“他都这样了”、“至少没犯法”为艺人的无能开脱。
大家对于艺人的容忍度提高,随之带来的是恶性循环,许多艺人也会蹬鼻子上脸,愈发摆烂。此次对娱乐圈的整改无疑是从源头阻断这种恶性循环。通过提升艺人人品道德与业务能力来重新拉起人们的期待值,提高更高的审美,也更能带动社会正向观念的传播。
本文属于天音心理咨询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助理申请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相关内容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