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来讲,心理咨询是咨询师与来访者一起合作以解决来访者内心困惑的过程,不是简单地说咨询师对来访者进行开导。只是为了将心理咨询与普通聊天进行比较,所以都使用了开导一词。这里先介绍一下两者最大不同的一点是,谈话的主导者不同。
举个例子,当身边的某位朋友分手后向我们倾诉和寻求建议时,我们会怎么回应呢?可能很多人都有能力帮这位朋友出主意,提出非常具有建设性的建议,比如建议“寻找下一段感情,自然就可以忘记上一段的感情”,“出远门游览一下大自然的风光,你就自然会想通了”,“什么都不要想,大醉一场释放一下情绪再说”等等。然而,这位朋友的情绪非常低落,没有动力去做这些事情。
接下来,普通聊天的情况是,我们会用道理性的说教,试图转变这位失恋朋友的想法,不断劝说这位朋友不要想那么多,按照建议的方法去做,问题就可以解决了。此时,我们是在极力地把这位朋友的思维往我们的思维这边拉过来,我们正在试图强行改变一个人的想法。而结果往往是费尽了口舌,这位朋友还是“不明白”,“做不到就是做不到”,我们自己也会很郁闷。
而专业的心理咨询是,谈话的主导者是求助的人。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了,求助意愿也有了,但求助者就是一直说自己做不到的时候,那么咨询师就会与来访者去讨论“做不到”的原因是什么,跟着求助者的思路去沟通。而不是简单地告诉求助者“做不到是因为你想太多了,你不要想那么多,按这个方法去做就可以了”。这样的沟通生活中并不少见,回想一下,当讨论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就是常常在否定别人说的话的同时,试图说服别人认同我们自己说的话吗?
为什么心理危机干预能够把正处于自杀边缘的人们拉回来,关键就在于咨询师能够跟随别人的思路去讨论问题,运用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去与人沟通。非专业的沟通,基本都是讲道理,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思考问题,比如说“想一想你的父母,他们养育了你那么多年,你忍心抛下他们吗?”,或是说“想一想你的孩子,孩子需要你的陪伴,孩子离不开你”等等之类的话。但是对于一个正处于在自杀边缘的人来说,他们只想谈自己,不想谈任何人。他们只想让自己解脱和减压,而不想被束缚和施压。此时如果我们还一直停留在自己的思路里面,要求别人“你不能这样想,你想得太多了,你这样太自私”等等,那么毫无疑问,这样的沟通会把人推向更危险的绝境。
相关内容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