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验:
有时候你寻求安慰,得到的回应却让你更痛苦;因为得不到想要的安抚所以拒绝同一些人开口,别人反而觉得你不信任TA;而你想表达对别人的关心却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让对方感觉到舒服。
我们并不是不想在心情低落的时候寻求安慰,只是觉得对方不懂自己。也不是不想帮助别人,只是不知道别人要的到底是什么。
我有一个朋友,我从来不会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去联系她,因为她听了我的倾诉之后总是各种告诉我:你想太多,其实没事,对方也是为你好诸如之类,让我更加火冒三丈,一句话都不想和她说。我说了我只是想找一个人听听就好,不需要你做什么,她还是按照她觉得为我好的方式来回应我,几次之后,我再也不想和她谈心。
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她们用自己理解的方式来强行安慰你,你听了以后更加不开心。因为她们站在自己的角度,而不是你的角度。她们觉得你需要,觉得这样事情会好,而不是考虑你真实状态。有一种安慰,叫他们认为你需要。
所以,当我有过这样的体验以后,我从来不会在安慰别人的时候跟他说,你想的不对之类,因为我知道感受从来没有错,就算认知存在一些偏差,但是感受是真实存在的,自己就是觉得委屈、伤心、害怕等等。否认当事人的感受只会让人感觉更加糟糕。
我们想要得到的是被理解、被看到、被尊重:我感觉你现在因为这件事很担心,你希望我做什么来让你感觉好点吗(你需要我做什么吗)?别人也同样如此期待着一份理解支持的回应。心理学上叫不带评价的共情。
如果你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别人的时候,就想想那个时候如果是自己,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回应,希望得到什么支持,再用这样方式去回应对方。我们就会明白,有时候安慰甚至不需要说话,只需要安静的陪伴就好。
为什么有时候明白对方不需要,自己还是忍不住做了说了一些什么呢?比如你知道你的恋人不需要你说话了,可是你看着他如此难过,你还是忍不住说一些乱七八糟安慰的话。比如我那个知道我不想听还是要说的朋友。
因为他们被自己的感受所困扰,而不能真切地感知和理解对方。看到恋人难过的时候自己也是心慌难过的,我那个朋友总是觉得自己年龄大应该要为我承担什么。这些都是他们自己的感受在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在情绪里缺乏边界,有些过度地付出了。
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自己感觉自己的付出并不是对方期待的,自己反而是“享受”那些付出的时候,也要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警醒和反思,你在做的,不是为了满足对方,而是为了满足自己。这种行为会让对方感觉不被理解,也会让自己感觉好心被辜负,两败俱伤。
安慰别人的时候,可以多问问自己:别人真的需要吗?寻求安慰的时候,可以明确表达:我需要什么。这样大家都会感觉被珍惜,被懂得。
本文属于天音心理咨询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助理申请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相关内容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