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段亲密关系中,适度的敏感和在意,的确是爱的表现。但如果这种敏感变成了“过度多疑”,变成了“习惯性猜忌”,那爱就会慢慢变成一种负担。
也许对方晚回了一条消息,你脑海里就演了一出“他是不是变心了”的猜疑;他朋友圈少了你的照片,你就开始琢磨是不是他不想公开你;对方说了句语气平淡的话,你整晚都在回味他到底什么意思。
这类“情绪内耗”,常常是敏感多疑带来的副作用。
敏感的人,并不是有错,他们只是更容易察觉细节、更在意情绪的波动。但如果这种敏感缺乏安全感支撑,就很容易走向“过度解读”甚至“无端猜疑”。这不仅消耗了自己,也慢慢消耗了对方。
你以为你只是想得到更多的爱与确定,但在对方看来,你可能在不断审问和试探、你不相信他。久而久之,两人之间的信任感就会被一点点消磨掉。即使你很爱对方,对方也会被这样的情绪拉扯弄得身心俱疲,觉得这段关系不再轻松。
那怎么办呢?其实关键就一句话:不要把安全感建立在别人身上,而是要回到自己身上。
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越是渴望从别人那里获得肯定、证明自己的价值,越容易患得患失。相反,当你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提升自己、爱护自己、稳定内心的时候,你就不会轻易因为对方的一举一动而被影响。你的爱,也会变得更自信、更坦然、更有力量。
比如你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朋友和目标,你的生活不是围着他转,而是和他并肩。你不再因为对方没回应你而自我怀疑,而是理解他也有自己的节奏和情绪。你知道他爱你,但更重要的是你先爱自己。
真正成熟的亲密关系,是两个有力量的人互相吸引,而不是两个不安的人互相消耗。
相关内容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