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很常见的一个现象是很多人觉得自己隐藏的那些自私自利的动机都是不好的,应该把它们都去除,争取做一个诚实的人、一个“纯粹”的人。这样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成了强烈的矛盾,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人类进化了这么多年,绝对坏的特性其实已经不存在了。我们头脑中任何一种感情、任何一种动机都是有好处的。这本书的主题恰恰不是批判这些隐藏动机,而是说这些隐藏的动机也有其好处。
关于隐藏动机我们可以做的:
第一,当你面对一个具体的人的时候,不要猜测、更不要指责他有什么隐藏的动机。 有时候好心能办坏事,有时候自私自利却能办成好事,本来重要的是事情的结果,可是人们总觉得人的“动机”更重要。批评别人的时候不专门针对他的行为,反而以“揭发”他的“动机”为乐,甚至动不动就“谁谁谁亡我之心不死”,这在中国文化叫“诛心”,连古人都看不起这个做法。那我们跟人合作,为什么不干脆假装大家都是为了好的动机呢?人类早就不是低等动物那种打打杀杀的局面了,作为文明人互相合作,我们最好的政策就是讲学习、讲正气。
第二,对于自己,在做重要决定的时候,应该深入问问自己到底有什么动机。这样有利于你做出理性的选择。我们大脑中同时有各种动机。生命是一个动机,炫耀也是一个动机。在几种动机都有的情况下,你应该分析一下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 —— 你应该设定一个优先级。问题就在于没有这些知识的人常常会被某一种动机劫持,形成了一个情怀,做多大的事儿都是这一个动机,他根本意识不到自己还有更重要的动机。所以时刻反思一下自己的动机是个好习惯。不过你也不用有心理负担,因为正如我们不在乎别人的动机,别人也不在乎我们的动机。
第三,更高级的要求是,对于具体个人之外的、广泛意义上的“世人”,我们要充分了解、甚至运用隐藏动机这个知识。如果你能洞察到世人的各种隐藏动机,也许你可以利用这些洞见获取一些利益。例如中国家长给孩子买书,买的往往不是孩子想读的书,而是他们想让孩子读的书。那出版商就会做一些面向家长的“童书”,比如弄些上一代人小时候喜欢的东西,重新包装,让这些人买给他们的孩子。其实新一代孩子对那些东西根本不感兴趣,但关键是家长感兴趣。
世界是个矛盾体,我们内心的世界也一样纷繁复杂,更多接纳自己才能更好的享受生活!
本文属于天音心理咨询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助理并标明出处,谢谢。
相关内容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