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大促已经开始疯狂的落地推广阶段,今年的“双十一”与往年相比更是推出了很多层出不穷的花样,平分红包、预付定金、消费券等等等等,激起了普通消费者强烈的购买欲,很多人动辄几千上万稍不留神就刷爆了信用卡。一时的冲动消费要用接下来几个月的“吃土”生活补平,而往往买回来的东西并不是刚需用品,买回来就束之高阁。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理性消费是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学习和知觉做出合理的购买决策,决策本身是基于消费者自身购买力水平决定的。而冲动型消费往往基于情感驱动,通常是无意识、享乐型、非刚需的购买行为,与商家的广告、促销行为有密切联系。
但也有不少人是因为价格便宜,看到别人买自己也抢购,再不抢就没有了的恐惧立刻下手。真正收到东西后不知道放在哪里了。我们真的需要这个东西然后商家也刚好做优惠呢?还是用自己的疯狂购物满足受伤的心灵,想要用物质弥补精神呢?这是值得注意的。
大促在即,关于究竟怎样才是合理的消费观,分享以下几个观点:
1、基于自身需求和购买力理性决策。
确定当前合理的消费水平,既要考虑自身的资产负债情况,更要考虑预期的未来现金收入状况。多数人在消费时,是主要看自己当前的资产负债表来决定自己的消费水平的。理想的消费决策,应该是包含了对现在和未来需求的判断的。比如现在只有月均3000的收入,双十一购物金额却到了几万,这显然是不够理性的,恐怕疯狂购物后几个月的生活质量都难以保证。
2、认清消费的本质,提升对消费品的价值判断能力。
消费本身是一种价值交换,也就是用钱换取所购买产品的使用价值。这就要求消费时,对于“我想要”和“我需要”有清晰的区分。商家的折扣力度再大,花样再多,自己不需要的话即使是一块钱包邮也没有买的必要。
3、关注消费的隐形收益,学会花钱买时间。
消费的时候,要同时考虑隐形成本与收益。意思就是说,消费的时候多想想,花了这笔钱,从长远看自己能得到什么。举个例子,健身房办卡一年要几千块的年费,但这笔投入可以带来良好的个人形象和更健康的身体状况,那就是有长远收益的。又或者说,对于专业技能的投资,短期的花费可能带来专业技能的提高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这样花出去的钱就会成倍的赚回来。
4、不要单纯为了省钱而忽略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千万不要为了省钱而忽略对现有生活品质的追求。换句话讲,物极必反,金钱积累本身的意义就是服务于提高生活品质,满足自身对未来美好生活追求的需要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几乎每天都要面对消费选择,我们的消费观念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种种观念很难严格界定好与不好,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分析和面对需求,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永远不要做消费欲望的奴隶。
当您经常买一些不需要的东西事后非常痛苦难以忍受时不要孤军奋战,借力使力不费力,建议您及时找心理咨询机构和专业心理咨询师一起解决问题了。
本文属于天音心理咨询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助理并标明出处,谢谢。
相关内容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