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说:种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想学习任何知识都不算晚,只要你想学习想探索,想丰富自己。可有这方面的顾虑是可能是觉得年龄大了,记忆力反应力不够年轻人那么快,学习起来怕比较吃力。但是有个好消息是年龄大的人也有自己学习的优势!
一
心理学家卡特尔把智力的构成区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大类,他认为流体智力是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的,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不受教育与文化影响。通俗点来说就是反应速度、观察力,它是随着年龄的提高而提高,到20岁时到达顶峰,然后下降,我们的教育就是一直致力于开发流体智力。
晶体智力:是与流体智力相对的,是人们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概念,言语理解,常识等,一直保持相对稳定,而有一定程度的上升,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有些大公司还会喜欢聘请年纪较大的人作为自己的管理层,因为他们有更加丰富的经验。
而且流体智力是一种潜在的智力,他与人的神经生理的结构功能有关,较少受到后天教育环境因素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底子好聪明。而晶体智力的发展程度高低主要是有后天的教育和经验决定的,是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智力,很大程度解释了同样智商的人为什么在今后会有如此大的差距。这两种智力在不同阶段以不同的程度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
因此对于40岁的人而言,相比年轻人,有自己的优势,他们有更加丰富的阅历、对于人生有更加丰富的体验,在学习的时候也会不自主地跟自己的生活经历联系在一起,对于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入和多元。同样一段话,年轻人可能只能明白表层的意思,40岁的人可以看到深层次的东西。
二
心理学跟人紧密关联的学科,比如《心理学与生活》讲人的认知、感觉、情绪、思维和人际关系是如何运作的。为什么面对蛇的时候我们会头皮发麻,想要拔腿就跑。同样一篇文章,为什么中间讲的故事就是回忆不起来。
《发展心理学》就是研究人一生的发展变化过程,在里面任何人可以找到自己现阶段的影子,可以展望未来,回顾过去。而且里面谈到的儿童发展理论对于小孩的教育其实有很大的帮助,我们上学的时候就戏称发展心理学是育儿课。《人格心理学》里面有很多流派对于人格的分类和解释,为了提供不同的视角了解自己和他人,人就是社会性动物,理解人是永远不嫌晚的。
《管理心理学》让你知道怎么管理组织更加有效,如何搭建一个更加愉快有效率的工作环境。通过《社会心理学》了解社会现实背后的心理规律,为什么日本军官可以让这么多有血有肉的士兵泯灭人性,制造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心理学与众多学科拥有交叉点,应用特别广泛的。可以根据你自己从事工作,选择跟与工作内容有关的心理学书籍,以不同的视觉看到同一份工作。而且经验会让你们对于理论有更深层的解读和应用。
三
我觉得心理学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让人学会自我接纳,自我成长。像我们童年每个人都是有多多少少的创伤,现在多多少少有一些压力和冲突,所以我们会活的不开心。心理咨询就是为了解决心理问题而产生的学科和职业,心理咨询师自己都是要不断自我成长,发展出比较完整的人格,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帮助来访者。我们自己也可以多看看这方面的书做自己的咨询师(但是遇到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生活时,或者没有办法解决时,还是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心理咨询有不同的流派和理论体系,像是精神分析学派的《101种防御机制》,你可以通过防御机制了解情绪背后隐藏的动机,不过这个有点难,不建议马上读。海灵格的《家的序列》,为什么老大更有责任心、老幺更加活泼外向,心理问题跟家庭的关系。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会颠覆你对自卑的认识。《非暴力沟通》让你明白怎么才是正确的沟通方式,等等。。
学习心理学,是可以让你探索自己,接纳真实自己,从而发展更完整的人格。有什么比真实的自我更吸引人的呢。也可以让你更清楚地看到到自己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人际关系,更好地理解包容与和解,学会正确处理矛盾和冲突。
很多人在看了原生家庭理论后,都对父母怀有一种怨恨。但是我觉得这是误入歧途。知道原生家庭,是让自己更好地接受这个不完美的自己,避免父母犯下的过错,在自己孩子身上重演。是为了学会去与父母和解,因为他们也不懂得怎么做,但就算一时原谅不了也没有是关系的。让自己变得更好更积极,我认为这才是心理学带给我们的意义和影响。
本文属于天音心理咨询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助理并标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