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说:“最近我突然发现自己有一句口头禅,就是每一次孩子哭的时候,我都会无意识地告诉孩子‘不要哭’。我不记得在安慰孩子的过程中,自己说了多少次‘不要哭’这三个字。但是我知道孩子最后不哭了,绝对不是听了‘不要哭’这三个字的原因。因为当我有意识不让自己说出这三个字后,我发现孩子哭的时间更短了”。
现在回忆一下,你在安慰孩子的时候,是否也总是无意识地说出“不要哭”这三个字呢?有时候,你越告诉孩子“不要哭”,孩子会哭得越历害。因为“不要哭”这三个字在孩子心里面,没有安慰的感觉,反而会产生很多不开心的感受,这取决于家长的表达语言。
比如家长说“好了好了,不要哭了不要哭了”,这是制止命令的态度;“不要哭了,真是个爱哭鬼”,这是打击孩子的态度;“不要哭了,再哭我就不要你了”,这是威胁的态度;“不要哭了,这有什么好哭的”,这是否定的态度;“不要哭了,你看你吵到别人了”,这是埋怨的态度。有的人可能会说“这些话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让孩子不要哭,不要过度解读”。然而,对于孩子幼小且单纯的心灵来说,这些“安慰”的话,又是确确实实会引发以上这些“不舒服”的感受,这是一个事实。因此,当孩子哭泣的时候,我们要去关注孩子内心的感受,不要简单地以为孩子不哭,事情就解决了。
下一次,看到孩子哭的时候,可以尝试这样做:
1、不要制止孩子哭泣,先询问孩子遇到什么事情了,倾听孩子的故事,孩子哭泣肯定有原因。
2、不要评价孩子哭泣的行为,要去理解为什么孩子要哭泣,比如说孩子哭泣是因为委屈,或是害怕,而不是因为自己胆小或是不聪明等原因。告诉孩子你理解TA们的感受。
3、不要试图强行制止孩子哭泣,尤其是孩子伤心的时候,家长会发现无论怎么安慰都不行。此时家长要多给孩子一些耐心,多陪伴孩子。不要说了很多安慰的话,孩子不听,家长就生气。
家长是孩子的精神力量,家庭是孩子安全港湾。当孩子哭泣的时候,TA们最想要的其实就是父母的陪伴和安慰。家长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孩子,不要认为该说的安慰话都说了,孩子还一直哭,就是孩子有问题。其实并不是,而是家长的安慰还没有说到孩子的心坎里面去,孩子感受不到理解,或是孩子还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绪,TA们还需要时间去成长,家长要多给孩子一些成长的空间和时间。
本文属于天音心理咨询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助理申请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相关内容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