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长觉得自己每天除了工作时间和做家务的时间之外,其余时间都在照顾和陪伴孩子。然而,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陪伴可能与家长所理解的陪伴不一样。什么样的陪伴才是真正的陪伴呢?
1、陪伴要看到孩子的需求。有些小孩子不太会直接表明自己的需求,尤其是当孩子们担心说出自己的需求后会被家长批评的时候。比如说孩子想买玩具,又担心被家长说“怎么老是要买玩具,玩具那么贵”。又或者是小孩子会故意把皮球扔到你身上,这是在表示孩子想和你一起玩,而看不懂这个需求的家长,可能就会说孩子“不要乱扔,再扔就不给你玩了”,这样的话很伤孩子的感情。
2、关注孩子的情绪。有些家长会觉得孩子受委屈的表情很可爱,甚至在陪伴孩子的时候会故意逗孩子,让孩子感到委屈后做出“可爱”的表情。然而,此时最重要的事情并不是“可爱”的表情,而是孩子的心情不好了。换位思考一下,当成年人受委屈的时候会怎么样呢?可能会想要吐槽,想要别人安慰,甚至是想要骂人,而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不能这样做,只能希望自己的情绪能够被家长关注到,希望家长来安慰自己,这样他们才能感受到陪伴。
3、不要评价孩子的看法。孩子的看法虽然不成熟,但家长必须重视。比如孩子说自己长大想当宇航员,想当老板,或者只是想当一名普通的超市收银员。有些家长听到后可能会告诉孩子“你不行的,你知道想当宇航员有多么困难吗”,或是“读那么多书怎么可能就当个超市收银员”等等。仔细想想,似乎只要孩子说出不成熟的看法,很多家长第一反应就是评价。好的评价自然能给孩子正面积极的影响。然而,孩子的想法和看法都是不成熟的,家长们第一反应往往是给出不好的评价。所以,能不能给出正面积极的评价,其实是很考验家长的能力。
对于孩子来说,只有自己的需求被家长看到了,自己的情绪被关注到了,自己说的话被重视了,才能真正感受到陪伴。如果家长只是一边做自己的事情,一边偶尔看看孩子在玩什么。或者家长不知道怎么和孩子玩,就让孩子自己玩。这样的陪伴,对孩子来说,不能算是真正的陪伴。如果你在亲子关系中的遇到困扰,而又不知道如何处理时,建议您及时找心理咨询机构和专业心理咨询师一起解决讨论问题。
本文属于天音心理咨询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助理申请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相关内容
Comment